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搭通識 > 正文

【流行歷史】煉石補青天 用剩幫復活

2019-02-25

上次提過《軒轅劍》系列中十大神器之首的東皇鐘,而女媧石恐怕是就最著名的神器了。相傳共工撞破了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後,導致天破了一個洞,天河之水灌入世間。大神女媧不忍,於是煉五色石補好天空。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在《軒轅劍》中,女媧石並不是女媧補天的石,而是補天時用剩的石。那石吸收了日月精華,變成有復活重生能力的寶物。

女媧,是三皇五帝中唯一一位女性,也是十大神器中,唯一一件冠以女性神祇名稱的神器。今觀女媧的神話,除了補天外,尚有女媧造人、女媧人形蛇身的故事。先秦時,古籍對女媧的記載其實不多,較著名的是屈原《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有人以此為女媧造人的根據。不過,漢代王逸注《楚辭》時已指出︰「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即指女媧樣子變化多端,屈原其實在懷疑有誰可以繪製出女媧的樣子。

女媧造人,其實最早見於東漢的《風俗通義》,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引述《風俗通義》,說「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女媧為女性,本身就容易賦予「造人」的聯想,被人視為創世神和始母神。《軒轅劍》把「女媧石」賦予「重生」的功能,也就不難理解了。

根據《軒轅劍》的官方介紹,崆峒印是上古便已存在的古印,上印有五方天帝的形貌,並有金龍盤繞其中。相傳獲得此印的人可以擁有天下,甚至可使人不老不死。在故事中,崆峒印登場次數不多,亦未出現執掌天下的功能,但卻多次與「長生不死」有關。在中國古籍中「長生不死」又與「黃帝」、「崆峒」有何關係呢?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黃帝「西至於空桐,登雞頭。」空桐,即是今天的「崆峒」;《莊子.外篇.在宥》有更詳盡的記載︰「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空同同樣是指「崆峒」。

據《莊子》所載,黃帝曾到崆峒兩次拜見廣成子,問的就是「長生之道」。廣成子也不客氣,自稱有一千二百歲,只要做到「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便可以守茼菑v的形體,不傷形體,不傷精神,便可以長生。簡而言之,上古之時,崆峒山有人掌握了「不死之術」,故《軒轅劍》以掌「崆峒印」可不老不死,確有根據。

不過,以「崆峒」配「印」就可能有少許問題了。據《後漢書.祭祀志》所載,「三皇」時代只有結繩記事、「五帝」才開始有文字,直到「三代」(夏、商、周)時,因為「詐偽漸興」,愈來愈多騙案了,才開始製作印章來作證明之用。因此,「崆峒印」的「印」絕不能是印章,而是印符。

今觀其官方設計造型,其實此「印」更似玉璧。玉璧為祭天之具,在古代,只有天子和諸侯始有祭天之權,平民只能祭各地的土神。據《周禮》記載︰「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與《軒轅劍》遊戲設定中的崆峒印上刻上東、南、西、北、中五方天帝的形象暗合。古人認為君權「受命於天」,「璧」與「天」的關係似乎比「印」更密切,也許稱為「崆峒璧」會更合適吧?■馮沛賢(新聞系畢業,興趣歷史相關遊戲,香港青毅舍總幹事,現從事社區及青年事務工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