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澳區委員:澳台科企對接 以經貿促統一

2019-03-11
■張宗真。香港文匯報記者馬琳  攝■張宗真。香港文匯報記者馬琳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兩會報道)澳區政協委員張宗真日前表示,澳門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和文化軟實力優勢,對接台灣科技企業、高端人才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對台灣企業和人才張開雙臂,提出優惠政策,以經貿一體化為紐帶推動台灣回歸祖國進程。

張宗真在兩會期間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認為,當前應該要全面評估對台灣貿易政策。台灣已經成為大陸最大的「轉移支付」地區,每年對台貿易逆差達到1,400億美元,佔GDP 26%。大量經濟資源的投入未必對兩岸和平統一有利。當下台灣「台獨」分子當政,是調整對台貿易政策的最好時機,使大陸與台灣貿易恢復平衡、平等。

他提出,澳門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和文化軟實力優勢,對接台灣科技企業、高端人才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對台灣企業和人才張開雙臂,提出優惠政策,以經貿一體化為紐帶推動台灣回歸祖國進程。

灣區規劃助經濟多元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張宗真表示,在內地改革開放40周年後的第一個春天,中央和國務院發佈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澳門各界深受鼓舞。

他說:「我們改革開放事業進入了更高的層面。澳門各界認為『不進則退、慢進也退』,我們要有時代的緊迫感,要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更加積極主動的指示精神,跑步前進,為大灣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的發展開啟了全新天空。「這是澳門經濟轉型、多元化道路上最重要的時刻。澳門旅遊業發展很好,同時與葡語系16國有扎實且長遠的歷史淵源。澳門要扮演好『一中心一平台』的角色,這是歷史賦予澳門的使命。」

對於「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張宗真指出,澳門各界對「一國兩制」的理解是有廣泛共識和堅實基礎的。「澳門回歸祖國20年,經濟總量翻了幾十倍,人民生活獲得感大幅度提高,發展是硬道理。目前,澳門人均GDP已經超過瑞士,位居全球第二,如果沒有『一國兩制』,澳門會有今天嗎?(這是)澳門各界都有的共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