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語,即是語言中已定型的固定詞組或句子,是在人們長期使用語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包括成語、諺語、格言、歇後語等。本文將淺談歇後語。
顧名思義,歇後語就是「歇」去「後」半部分之「語」,把真正想表達的意思隱藏起來,不直接明說,讓聽者或讀者就前半部分的意義或語音,去推敲說者想表達的意思。修辭學稱歇後語為「藏詞」。
歇後語是一種漢語特有的隱語。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如同前提,作為引導;後半部則像說明,為表達的重點。其特色在於使語言表達過程中,產生隱誨、恍悟與暫停、豁然的效果。若運用得當,可使意念的說明詼諧靈動,妙趣橫生。膾炙人口的歇後語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u」,相信各位讀者都聽過。
諺語和歇後語頗有相似之處,兩者的共同特點是通俗生動,善用比喻。但歇後語跟諺語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獨特結構,歇後語在結構上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比喻或描寫,後一部分則是比喻或描寫的說明。例如《紅樓夢》十九回有歇後語︰「丈八的燈^-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己」,前邊「丈八的燈^」是一種比喻,「丈八」形容高,高高的燈^可以照得很遠,可以照見遠處的人,而立於燈下的掌燈人反倒照不清楚,因此後句的「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己」就成了前半部分的說明。諺語則是不分前後,無此特點。
歇後語相對於成語、諺語而言,用字比較通俗、口語化,富有鮮明、生動、活潑的特點,有時語帶雙關,帶幽默感,因此易於引起人們的興趣、便於記憶。歇後語是中國語言的智慧結晶,有人認為它的前半像「謎語」而後半像「謎底」;也有人認為歇後語是「前提」與「說明」的組合。兩段說話在字面上可能沒有關係,但從字裡行間、諧音變化中可以找到答案。一般而言,歇後語的表達重點在後半,前半只是一種引導。後半部分經常是語言中已有的固定語。猜歇後語像猜謎,是考智力的遊戲。
廣東話歇後語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曾廣泛被廣東人使用,亦算是廣東話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粵語方言、幽默風趣的粵語俗語或諺語。要猜出正確的歇後語,必須熟悉廣東話俗語,了解粵港的風土人情,亦要腦筋靈活,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由前段引子中的比喻、諧音、語帶雙關意思猜出答案。較常用的廣東話歇後語有︰「閻羅王嫁女-搵鬼要」;「賣魚佬-有聲(腥)」;「氣床底破柴-撞板」;「濕水棉花-無得彈」;「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倒掛臘鴨-油嘴滑舌」。
流傳至今的不少歇後語,都承載了舊時的生活習俗、與社會狀況息息相關,從中可了解不少從前的民俗風尚。可惜,現在已甚少人研究,甚或懂得歇後語了。
■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