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冀平
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去上海,除了公事,就想着大閘蟹。時節還不到,「六月黃」太小,只能裹上麵做炒年糕,沒多大吃頭。好在上海菜也是最愛,住所附近,外灘的一間「本幫菜」餐館,倒也不錯,那條花彫蒸時魚又肥又入味。一連三日陰天下雨,雖然住處有上等的江景,但少了陽光,看不出什麼興致,晚上能看些燈飾,每晚歸來已過時限,還要周末才有得看。
望着灰濛濛的黃浦江,等朋友來接去看舞劇。小陳是上海人,斯文細緻,長得相貌婷婷,留學英國懂得禮儀,講話輕輕的好聽入耳。車來了,小陳說時間還早,可以先去吃點東西。車子三拐兩拐不到五分鐘來到一家菜館,抬頭一看門楣上四個大字「蟹家大院」,哦?有蟹吃。此時已經五時多,慢慢拆蟹就來不及去虹橋看戲了,再說也還不餓,主人家熱情沒好出聲。
小陳輕聲慢講,這家店開張不太久,食品只供應兩三種,但天天時時滿座,主打就是蟹粉麵。蟹粉麵也吃得多了,不知會有什麼新奇特別之處?先上來一碗熱薑湯,那隻碗形似「斗」古色古香,飲品可以自取,我們拿了酸梅湯。環視一下店面不大,最多二十幾張枱,開在外灘自是地貴如金。未到飯點,店裡已差不多滿座。
不一會,主角出場。碩大的一碗,下面是黃澄澄上海麵,上面蓋着厚厚一層蟹粉,多到不會形容,據說是六雄六雌,十二隻!本來並不餓,愈吃愈香,配些香醋,一碗麵、滿滿的蟹肉蟹黃都下了肚,也顧不上膽固醇了。細心熱心的小陳怕我不夠喉,多叫一小碗純蟹粉,可真是實在吃不下了。半小時吃了十二隻蟹,痛快。吃完再細看看環境,清一色的橡木裝潢,連洗手間都與眾不同,有點皇家寶座的氣派,有些好笑。只有一間包間,佈置得像雅致的日式茶室,還有「枯山水」。
吃完看到明碼實價,一碗麵要三百六十元,認真不便宜。還有一種蟹肉麵,便宜多了,不到一百元,是用蟹腳肉做的,但是每天限定一百碗,不到下午兩點全部售清。
實在吃得太入神,要走才想起忘了拍照,服務生正為一位老者上麵,就上前請他准我拍照,老者很和善,笑着說拍吧!看他衣着簡樸,面容滄桑,像是收入並不豐富的長者,也肯出大價錢來吃一碗麵,可見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