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發式生活:睡覺的問題

2019-08-02

余宜發

童年的時候,一家人居住在一個兩房一廳的單位,有些睡在上下格床,有些「朝行晚拆」睡在客廳,但那時候的感覺,其實不覺得地方太小,反而有一種親切感。現在每個家庭成員也有着自己的家庭,當然不包括自己,但有機會能夠每一年或是數年便一起團聚的話,也會好好地珍惜。但因為開枝散葉的關係,家庭的成員也逐漸增多,如果要居住在其中一個家人的家中,睡覺的地方便令人有點頭痛,所以今年到美國探望家人,一家團聚,居住的問題也因而產生。因為這一次,我的外甥及外甥女,也會帶着他們的另一半一起來,其中一個外甥女更是已為人母。還有從加拿大到來的父親及姐姐的一家人,也會一起住在同一屋簷下,可想而知,要在一個已經有四個房子的房屋裡居住,也成了很大的問題。

就讓我現在數一數,這次一共有多少人住在一起,答案就是十五人。雖然我覺得沒有問題是解決不到,而且因為是一家人,怎樣說,睡在哪裡,也沒有意見,而且童年的時候其實也是居住在狹窄的環境,日子也是這樣地過去。而且美國的家姐的房子也不算少,只不過怎樣去分配誰跟誰住在同一個房間,哪些人會睡在客廳,變成了一個小問題。所以我們到美國之前,我的姐姐已經諮詢過我們的意見,當然我們的答案也只有一個:「沒有所謂,睡在哪裡也可以」。所以我的家姐也已經好好地安排了。

其中加拿大的外甥女很好笑,她的記憶力也也不差,因為當姐姐問到我們如何分配睡覺地方的時候,這個外甥女便說︰「發舅父因為習慣裸睡,所以要給他睡在房間,怕他一不小心,打開了被子便不好。」莫非他曾經看過這個畫面?所以有這麼深刻印象?不過,家人就是這樣,說說笑已經很開心,而且這就是出自關心的最好證明。雖然睡覺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美國的姐姐已經很用心地解決了,她專程買了兩張床褥,讓一些家庭成員可以舒服地睡在客廳也沒有問題。

除了安排睡覺之外,姐姐更在旅程之前,問我們想到哪個地方遊覽,她還說:「這麼遠來到美國紐約,不要錯過去一些名勝觀光。」所以她也已經好好地安排。還有一個之前也傷腦筋的事情出現了,就是交通上的安排。雖然外國人,通常也有一輛或以上的車作代步,我們經常也會說:「在外國生活,車子就是我們一雙腳,沒有車子就等於不能夠走路。」當然這是真的,因為外國的地方太大,要去某一個地方,如果只靠行路談何容易,動一動可能也要步行半小時才可以到達。而我們這次一行十五人,就算有部私家車,也只可以載十人,所以美國的姐姐,亦已租賃了一架可以乘坐多人的車,再加上自己的私家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可想而知,這麼多人的一次團聚,原來技術上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過,就是因為一家人的關係,沒有事情是解決不到,最重要是享受一起生活的快樂時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