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雲打歌排練場,一群彝族男女正在排練「彝族打歌」。場邊,有一個時而和着節拍擊掌提醒動作變換、時而為人糾正動作的男子--他就是青雲打歌藝術團團長郭建榮。
郭建榮自小跟隨長輩學習「打歌」,12歲拜師學習「打歌」必備的吹蘆笙、吹笛子、舞大刀、對調子等才藝,2002年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郭建榮曾當過縣文工隊演員,回鄉務農後,組織起青雲「打歌」隊,並成為「歌頭」。2008年,「彝族打歌」列國家級非遺項目,青雲村「打歌」成為首批「民族民間歌舞傳習示範點」。
「打歌」進小學 漸贏得認可
作為示範點負責人的郭建榮,與茶春梅等傳承人一道,承擔起「傳承人進校園」的工作,利用課餘時間向青雲小學學生傳授「打歌」技藝,成為巍山縣民族歌舞進校園的典型。2014年,郭建榮任團長的「青雲打歌藝術團」成立,目前已能組織200人的「打歌」隊伍,參加各種大型活動。
「起先,有家長並不理解非遺進校園。」郭建榮說,有的家長生怕「打歌」影響孩子學習,放學後就讓學生回家複習功課。事實上,小學生學習「打歌」後,性格更加開朗、更加陽光向上、學習積極性更高,打消了少數家長的顧慮。
女兒承父業 大學「顯身手」
郭建榮女兒郭明艷由小學五年級起,即在校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打歌」技藝的學習,一路考入州級重點中學,目前正在大學學習。難得的是,郭明艷也把「打歌」帶入了大學校園,並時常以微信向父親請教、央求父親為他們編舞,她帶領同學一道排練的「彝族打歌」,成為學校各種活動頗受歡迎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