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共和國檔案:撤僑行動

2019-09-21
■2015年3月31日,第二批449名撤離也門的中國公民乘坐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濰坊艦平安抵達吉布提共和國吉布提港。		資料圖片■2015年3月31日,第二批449名撤離也門的中國公民乘坐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濰坊艦平安抵達吉布提共和國吉布提港。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隨着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日趨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但是,世界上的不少地方並不安寧,很多國家國內局勢動盪,不僅政權不穩,而且時常發生叛亂,這些地方也並不安全。多年來,面對危機,中國政府以一次次迅速有效的撤僑行動,成功令數以萬計的中國同胞脫離險境。

2007年8月23日,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正式成立。截至2018年底,中國在53個國家設立了98個領事機構。如今,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駐外使領館、企業、公民在內的「五位一體」領事保護工作機制已日趨成熟。僅過去十多年間,中國政府先後成功組織和實施從吉爾吉斯、埃及、利比亞、日本、也門、尼泊爾、新西蘭、多米尼克、印度尼西亞等國緊急撤離僑民行動,安全撤離中國公民近10萬人。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亞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利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2月22日至3月5日,在12天時間裡,中國政府協調派出91架次民航包機、12架次軍機,5艘貨輪、1艘護衛艦,租用35架次外國包機、11艘次外籍郵輪和100餘班次客車,海、陸、空聯動,開展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成功撤離中國駐利比亞人員35,860人。

2011年春節期間的一場「出埃及記」,更令港人對撤僑行動有了切身體會。2011年1月25日,埃及開羅等城市爆發遊行示威,中國外交部和駐埃及使館採取各項應急措施,為中國公民提供領事保護和協助。1月31日至2月3日,中國政府協調先後派出8架飛機,共接回包括約360名港澳台同胞在內的中國公民1,800餘人。中國效率和中國信譽,再次使世界矚目。

2015年也門撤離行動中,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奉命趕赴也門執行撤離任務,這是中國首次以軍艦為主要交通工具從外國撤離僑民。中國還應有關國家請求協助撤離外國公民,展現了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中國政府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的國民,無論你身在何處,如果遇到危險,祖國會帶你回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