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演藝蝶影】香港的表演場地

2020-01-10

小 蝶

每年的一月,我往往觀看很多舞台劇。以去年為例,我在一月份連續二十一天內共看了九齣舞台劇,平均一個星期觀看三齣劇,即每兩三天便到劇院觀劇一次。

這九個演出並不是去年一月份所有上演的舞台劇,我只是觀看了大部分在該月上演的戲劇演出而已,還有一些真的再無暇觀看了。

一月份為何會有那麼多舞台劇演出?我猜想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場地供應有關。無論是哪種表演藝術,要公開演出的話,首要的條件便是有演出場地。

香港的演出場地是非常珍貴的。儘管香港的表演場地的數量並不是真的太少,但在這個彈丸之地中,演出的項目和數量卻是非常之多。須知舞台演出並不限於戲劇演出,還包括各式各樣的音樂、舞蹈和戲曲表演,如歌詠團、音樂會、中樂團演奏、芭蕾舞、民族舞、粵劇、昆曲等。另外,還有武術、雜技、棟篤笑、木偶、魔術、皮影戲等不同類型和形式的舞台演出。

除了專業演出之外,還有很多業餘和其他不同性質的活動同樣需要表演場地的,例如研討會、發佈會、宗教活動、畢業典禮、演講、分享會等等。這樣看來,香港的表演場地怎能不供不應求呢?

既然香港的場地長期供應不足,那麼為什麼一月份會有特別多的演出場地提供給舞台劇演出的呢?

我猜想這個現象其實並不單單限於舞台劇,只不過我自己屬於戲劇界別,看的大都是舞台劇,便產生一種錯覺,好像覺得一月份特別多舞台劇演出而已。可能其他界別的表演藝術也有相同的現象。不過,既然舞台劇能夠在一月份內有較多的演出,大概也是一月份有較多的演出場地供應,可以讓劇團租得場地。

既然場地這麼罕有,為何一月會有相對來說較多空置下來的場地呢?

每年二、三月,熱愛欣賞舞台表演的觀眾都會忙於走進香港藝術節不同演出的劇院裡去。因此,在這兩個月中,很多演出場地都已被香港藝術節的表演節目佔去。還有如五月是「五月法國」的法國藝術節、六至八月是中國戲曲節、七至八月是國際綜藝闔家歡、十月至十一月是新視野藝術節等等。這些大大小小不同性質的藝術節亦需要甚多的演出場地。十二月呢?聖誕假期自然更是所有舞台演出的黃金檔期。

那麼還有一月、二月和四月份吧?對,二月通常都是過農曆新年的月份,人人都忙於過年和拜年,不會有太多的時間觀看演出。因此,這個月不會有太多演出的。四月份是復活假期,很多人也會出外旅遊,亦不是能夠吸引較多觀眾的月份。因此,似乎一月這個既沒有藝術節,又沒有長假期的月份較為容易預留演出場地和吸引本地觀眾。所以,較多的舞台劇都會在一月份內演出。

不過,今年卻是例外。由於今年的農曆新年來得早,一月下旬便已經過年。大家既然忙着準備過年,便無暇抽空看演出了,表演團體自然不敢冒着虧本的風險,在這段時間上演節目。因此,今年一月舞台劇的演出數量比起往年的立竿見影,即時銳減,我大概只會看兩至三齣而已。

不知道香港的劇團會在今年哪個月內上演最多齣舞台劇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