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中人數增1400 多校出現逾10人爭一位
今年9月入學的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選校昨日截止,新學年升中派位的學生人數較去年增加1,400名,而英中學額只是略增,競爭情況依然激烈。今年多所學校都超過10人爭一位,有地區英中收表數量明顯上升,亦有傳統名校申請數則與往年相若。就今年教育局首次落實「正取生」安排,有中學校長表示,為趕及公佈結果的時間,學校需要比往年更早完成面試程序;而新安排或會令部分學生變得懶散,引起部分小學校長的憂慮。■香港文匯報記者 余韻
根據教育局資料,參加2020年度升中派位學生約有54,950名,較去年增加1,400人;而全港約有1.76萬個英中中一學額,則較去年略增330個,全港平均每3.1人爭一學位。佔全港總學額三成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於昨日截止申請,每名適齡升中學童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填報最多兩所中學。
今年升中,教育局首次採取「正取生」通知安排,自行分配學位獲取錄的學生將可提早於3月31日收到學校通知,不需要等到7月統一派位放榜才知悉結果。
鄧肇堅中學約18人爭一位
申請數目方面,中西區傳統名校英皇書院收表約500份,情況與去年相若;而灣仔區英中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收表729份較去年略多16份,平均17.8人爭一學額。
港島民生加班 收表年升28%
在東區方面,港島民生書院則受「循環班級結構」影響而加開一班,收表情況較去年大幅上升28%至652份,平均13人爭一學位;同區的張祝珊英文中學新學年則因「循環班級結構」而減開一班中一,申請由去年約450份下降至今年約400份,平均10人爭一學額。而同區的中文中學、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亦受家長青睞,共接到383份申請,約12.8人爭一學位。
在北區,區內英中名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亦受家長歡迎,校長劉志遠表示,本年收到462份表格,較去年多了約60份,增幅約15%。
他表示,面試模式與去年相若,每位學生均需用粵語、普通話、英語回應考官提問,內容圍繞生活話題。由於學校只設一輪面試,他期望學生在面試中好好表現自己。
就今年升中首次採取「正取生」安排,劉志遠認為,學校需要提早完成面試程序以及時公佈結果,時間較為緊張。
他提到,若學生只獲心儀學校錄取為後備名單,仍須參與統一派位階段,對相關學生來說可謂「唔湯唔水」。他亦指出,部分小學校長擔心,相關措施會令學生變得懶散,期望局方從多方面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