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譜寫眾志成城的和聲

2020-02-17

--來自筆尖的力量

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文藝工作者的心。當看到醫務工作者逆行疫區、濟世救人,看到軍警人員奔赴前線運送物資;看到商界演藝界人員出錢出力捐助武漢,看到全國上下民眾盡己所能協助抗疫,許多民間文藝愛好者迸發激昂熱情踴躍創作,記錄、歌頌中國人面對磨難時表現出來的頑強與大愛。香港文匯報近期收到不少以「抗疫」為主題的投稿,包括詩歌、散文以及小說等作品,表達他們真實的感受。編輯部從中挑選一些作品讓大家分享這份源自內心的激情,汲取文學的力量,繼續積極地面對這場抗疫戰。 圖:新華社 中新社

祖國,讓我去

作者:韋漢權

 堅定地寫上自己的名字

 理了理你白色聖潔的衣飾

 無需立下什麼重誓

 你大步走上前說:院長

 讓我去

 這是多麼簡潔的表達

 又是多麼莊嚴的許諾

 更是最直接的義無反顧

 當病毒肆虐,當武漢危急

 當千千萬萬患者被感染

 生命之樹被摧殘

 你挺身而出,說:武漢

 讓我去

 正是春天前最冷的時刻

 黎明前最無情的黑暗

 也是最能檢驗人性的考場

 一個人的初心和操守

 就是對日常中寵辱得失的淡漠

 此刻你早已心在疫區

 早已身在那一片沒有硝煙的戰場

 你舉起右手,說:祖國

 讓我去

致敬兩個父輩級

作者: 劉紅霞

 當武漢被疫情刷屏

 千萬顆心變成一座座空城

 空寂之後,只能豢養滿腔祈禱

 默念着兩個與父親相仿的年齡

 我讀懂了什麼是擔當

 不能忘記

 那個刻在心底的名字:鍾南山

 一位84歲的逆行老人

 一個仿若父親的身影

 當很多人追念着科比

 我,一次次提醒自己

 做人就要做第二個鍾南山

 不敢回望

 那副看似普通的輪椅

 還有86歲的董宗祈教授

 救治、坐診,猶如當年

 堅守在抗擊非典的最前沿

 您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請原諒我吧!只能強忍那份心疼

 原諒我轉身之後的潸然淚下

 非常時期,非常關注

 我在珠三角牽掛着

 奮戰在第一線的親人

 靜候武大校園那一場春暖花開

 我和我的中山,一直在

 為您和您的武漢加油!

疫情隔不斷鄰里情

作者:周脈明

 下班後,我接到愛人的「聖旨」-買消毒液和口罩,還吩咐我:韓信用兵-多多益善。

 我開着車,在市區跑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有買到醫用口罩和消毒液,而且還惹了一肚子氣。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很嚴峻,有些商家過去僅賣一塊五毛錢的口罩,現在竟賣到每隻十七八塊錢。消毒液儘管貴到四五十塊錢一瓶,都早已被搶一空。去別的商店看看吧,在市區轉了十幾家商店,都缺貨。只好又回到原來那家商店買口罩。可是商店裡的口罩剛剛售罄,商店老闆還對我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的神情。

 正當我開着車沮喪地往家走時,同事小吳打來電話,問我要不要口罩。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趕忙驅車來到小吳家,一下子搬走了半箱子口罩。原來小吳下班後驅車到郊區從口罩廠批發了整箱口罩。我高高興興地搬着半箱口罩走進家門時,愛人手裡拿着噴壺在屋內四處噴灑,一股濃濃的巴斯消毒液的味道直鑽鼻孔。

 「咦!你買到消毒液了?」我問道。

 「四樓小黃媳婦給的。」愛人說道。

 「咋的?你們和好啦?」一聽是小黃媳婦,我感到很驚訝,忙問道。

 媳婦笑了一下道,「今天下班走到單元門口,碰到一樓的崔嬸兒與幾位鄰居正在為買不到消毒液而發牢騷。小黃媳婦開車回來了。她下車後,從後備箱裡取出一大塑膠桶消毒液,不由分說,讓崔嬸兒從家裡拿來十多個空礦泉水瓶,倒滿後,送給我們每人一瓶。」

 小黃兩口子搬到我們這裡三年了,比我們小幾歲,沒有孩子。小黃經常出差在外,回家後遇到鄰居,還能偶爾打聲招呼,可小黃媳婦卻與鄰居格格不入。樓梯走廊的衛生費、照明費,單元程式控制門電費等,她就從來沒有按時交過,都是一樓的崔嬸兒先給她墊上。小黃媳婦喜歡狗,餵着一隻牧羊犬,每天遛狗也不拴。牧羊犬下樓,碰到二樓謝叔的小孫子,圍着嗅嗅,經常把小孫子嚇哭。為此謝嬸兒與小黃媳婦吵過多次,可是她卻不理睬。

 我愛人和小黃媳婦發生不愉快是因為半年前一天半夜,小黃家暖氣管漏水,把我家新裝潢的房子都給泡了。去敲了半天門,沒人開。我想給小黃兩口子打電話,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兩口子的電話號碼,只好叫物業把全單元的供暖水管都給關了。第二天小黃媳婦終於回來,我愛人向她說明她家漏水把我家給泡了的事,沒想到小黃媳婦一句道歉的話也不說,拿出五千塊錢遞給我愛人:「你不就是要我家包賠損失嗎?這些錢夠不?」氣得我愛人一轉身就回家了,從此,即使與小黃媳婦走對面也不說話。

 全單元只有九戶常駐鄰居,除了小黃兩口子外,大家都很和睦。我把口罩分成八份,準備各送給他們十幾隻。我心想,小黃家就不給了,即使我想給,愛人也不讓。

 「給小黃兩口子送十幾隻吧。」這時候,愛人噴完了消毒液,看到我在分口罩,對我說道。

 我先是吃驚地看了看愛人,很快笑了,「好的,給小黃兩口子十幾隻......」

一句真話的力量

作者:面朝大海

 在全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數據被再次刷新的時候,我們即將迎來2020年的元宵佳節。原本這個節日應是熱鬧喜慶的,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的生活陷入停滯。此刻快臨近零點,在杭州某社區的門口,穿着志願者服裝執勤的我,在做好測溫排查工作的同時,仍要向大家祝賀新年。這一天,讓我們洗掉過去一年的污垢和煩惱,一起敞開心扉,重溫往日的憧憬。

 隔着口罩呼吸着江南城市午夜的空氣,它依舊清新。懷想着過去一年來我們國家走過的歷程,有太多感人至深的瞬間,都歷歷在目。我們擦拭信仰,心靈無比安寧,如在世界開創的第一個早上。在此之時,我想起了一句難以忘懷的話語,它是一位作家曾說過的:「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我默誦着這個寶貴的句子,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情感,我們的信念,我們所理應擔當的事。疫情發展至今,不是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衝鋒在前,閃出光亮,但卻有一些人做了最悲壯的逆行,散發着崇高、善良的人格魅力。

 「如果康復了,我還會當大夫。」這是2月7日凌晨2點58分,在武漢中心醫院逝世的李文亮大夫說的最後的話。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李文亮大夫這樣的「真」而「善良」的人很多,他們此時此刻正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也有家,也有親情和愛情,但他們為了守護大家,捨棄了小家。我想要和大家說:「讓我們一起攜手,讓我們更堅定,更有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而每一個人的幸福同樣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我們可以永遠沒有新的夢想,如果這個夢想你已經達到;我們可以永遠沒有成就,如果這個成就就在你的手中完成;我們可以永遠不計較個人的利益與得失,如果當國家正面臨危機。

 「我盼望好了,就上一線,我不想當逃兵。」一句實話道出了醫者的心聲。是什麼讓他們可以如此堅持?因為他們有信仰,有追求,但他們同樣也是人,也會膽怯和恐懼,可高度的責任和使命感讓他們道出了這一句比整個世界分量還重的話。只要疫情仍在繼續,抗擊就終將不止。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還在醫護人員、解放軍武警戰士、社區工作者、超市揀貨員、外賣小哥、商場社區保安等等......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們口裡鏗鏘有力地吶喊出來:疫情不可怕,只要團結一心,我們終會戰勝它!

 我們沒有退路,也沒有其他家園,因為這個國家,就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別辜負為你負重前行的人

作者:王國梁

 疫 情當前,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軍人和員警等抗疫人員就是最勇敢的戰士。前方是沒有硝煙但充滿危險的戰場,戰士們為了我們的平安奮力跟病毒搏鬥。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一位文友的丈夫是某地醫院的院長,他從年前就奔向一線,元宵節都過了,一次都沒回過家。節日成了被遺忘的日子,連孩子的生日他都缺席了。孩子生日時,他通過微信送上祝福,並告訴孩子:天地有真情,人間有大愛。同學群裡,有不少醫生、護士,這段時間他們忙得昏天黑地。小劉說,她的同事已經去了湖北,她也寫了請戰書,隨時準備出發。她還說,偶爾翻翻朋友圈,看到大家宅在家裡發健身照、晒美食、秀幸福,就會覺得自己的職業特別神聖。他們負重前行,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過上平安幸福的日子。我們宅在家裡的普通人,不能在前線衝鋒陷陣,就應該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別辜負為你負重前行的人。

 這段時間,有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發生。為了防控疫情,很多地方要求大家宅在家裡盡量不出門,但一些人不顧大局,為所欲為。甚至有人隱瞞接觸史,到處參加聚會。還有個別人,負能量爆棚,充當了鍵盤俠,聽到一點風吹草動,看到一點負面消息,就到處在微信群裡轉發,然後「義憤填膺」地批判一番,彷彿只有他才是正義的化身。這些人跟那些負重前行的人相比,其格局和境界相形見絀,可以說是太渺小甚至太可鄙。前方的戰士們英勇奮戰,我們更應該凝聚力量,團結一心,積極傳播正能量。「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燭火」,這樣的時候,你的力量應該用來點亮燭火。

 別辜負為你負重前行的人。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有前線的戰士們為我們阻擋槍林彈雨,我們更應該配合政府,安心在家中等待勝利,保護好自己也是在保護別人。你知道嗎,你呆膩了的家,正是前線戰士回不了的家。他們也是父母,是兒女,是愛人,但為了我們的安全,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衝鋒陷陣。哪裡有什麼英雄?不過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正是抗疫戰爭的關鍵時期,任何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都是對別人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負重前行的人的辜負。「你的隱瞞是對大家的野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病毒消滅掉。疫情當前,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作為被保護的普通百姓,即使不能親赴湖北,成為這場戰鬥的中堅力量,也應該投入自己的關注和關愛,千萬不要發出不和諧的聲音,故意洩氣。有句話說得好,在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請盡自己的力量發光。前方戰鼓喧天,我們後方也要加油打氣,為打贏這場戰役出一分力。

 別辜負為你負重前行的人,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相信勝利就在不遠的明天。讓我們一同等待春風敲響久閉的門扉,等待姹紫嫣紅開遍人間,等待山河煥發生機......

我哥是交警

作者:苗君甫

 「老大啊,你今天累不累?查的車多不多?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啊!」我媽又在跟我哥視頻電話了。從春節前到現在,我哥已經半個多月沒回過家,因為疫情困在家中不能出門的我們也沒有辦法去看他,唯一可以溝通的工具就是視頻聊天了。

 小城的高速站是過往車輛最多的地方,也是整個城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道防線,我哥和他的同事們在這道防線前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指揮出站車輛有序停車、配合醫務檢疫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保護運送防疫物資安全到達目的地、檢查湖北籍車輛運行軌跡......他們忙得不可開交。

 雖每天打視頻電話,但都說不了太久,也就幾分鐘。因為時不時有過往車輛需要登記,視頻電話就不得不中斷。但這有限的幾分鐘,卻是我們和哥哥聯繫的唯一通道,見縫插針的對話安撫着全家人的心。我湊近鏡頭,我哥衝我揮揮手。看不到他口罩下的表情,但我看到他眼中的堅毅。「在家照顧好自己,照顧好爸媽,老老實實待在家也是作貢獻......」哥哥又在念叨。其實,這話他交待過很多遍,但我還是鄭重地點點頭。我們保護好自己,也是為衝在防疫一線的他減輕負擔,家裡的事兒不讓他分心,是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

 我哥說,今天一天,已經勸返來自武漢及其他疫區的車500多輛。話還沒說完,他忙着掛電話,我知道,他又有任務了,為物資運輸車輛保駕護航。這些滿載着社會各屆愛心的防疫物資要火速送到防疫一線。掛了電話,我媽抹抹眼淚:「老大這些天真忙,真是辛苦。」我安慰我媽:「我哥是很辛苦,但他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呢。疫情結束就可以回來了,我們再等等。」

 這個與新冠肺炎戰鬥的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全力阻斷疫情傳播,築牢疫情聯防聯控防線。我哥堅持奮戰在戰「疫」一線,全天候進行交通管制、進行嚴密排查,堅守卡點、保護城市,雖然他從沒有說過感天動地的話,但他默默無聞奉獻的樣子,讓我覺得很酷、很帥、很陽剛!他熒綠的身影是一道最靚麗的「防疫線」,他堅毅的目光是一個最有用的「定神針」,我驕傲,我哥是交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