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目前的中國正毫無疑問地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非常時期,每天除了國人自己,還有來自全世界的關注。這非常時期的世界關注中,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切膚之痛,我們有必要聽一聽,想一想。
例如,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最近引述了一位專家的感慨說,僅僅40年前,中國還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國家,如今,僅其一國的經濟產值即佔到全球總產值的六分之一;而《日本經濟新聞》最近也有這樣一篇「數字感慨」:從規模上看,中國也是世界貿易的主角。據統計,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份額近12%,而在「非典」疫情的2003年,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還不到6%。
大國崛起的這些年,總是有無數傲人數字傍身,對此,我們並不陌生。但在這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刊登這兩處言論的作者標題分別是《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考驗全世界對中國的依賴》(美國)和《世界迅速意識到多麼依賴中國》(日本),卻不能不令我們觸動更多。
除了往日的自豪,可能還應該有一份警醒。這次疫情,至2月12日時已感染4.5萬人,超過千人死亡。除了中國,疫情還蔓延到4個大洲、24個國家及地區。經濟上,全球都受到了衝擊,涉及多個行業,包括零售、旅遊、製造、金融等等。例如澳洲2019年共接待遊客940萬人次,其中796萬來自中國,創造了219.5億美元的旅遊收入。而該國一家旅遊公司的老闆說︰「在我這兒預定的中國來的旅遊團全部取消了--我2月份一共失去了15個旅遊團。」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遊市場,出境遊人數從2000年的450萬猛增至2018年的1.57億。同時,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額旅遊消費國,在1.7萬億美元的國際旅遊支出中佔16%,總計達2,770億美元。
除了旅遊,疫情發生後,全球多條航線停飛,多家國際連鎖酒店退訂,一些跨國企業的國內門店關門,很多生產線停工。節後第2天,中國股市下跌8%,原油下跌15%,銅價下跌13%......《彭博》的報道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可能是2003年沙士時的3至4倍,即約1,6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說,全球化正把中國深深嵌入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同呼吸共命運;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Warwick McKibbin說,過去17年來,中國經濟飛快增長,這也意味着新冠肺炎病毒爆發引發的全球性公共突發事件,可能帶來更巨大的傷害。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些話不僅體現在國際友人傾囊相助的支援上,也同樣體現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性影響上。能力愈大,責任愈大。作為日益強盛的我們,作為愈發被世界「依賴」的我們,這慘烈的一役,實在教會我們很多,其中一樣,便是應該認真檢視新世界肩負在我們身上的大國責任,以及因為感受到這副擔子而對吸取教訓給予更深的警惕。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