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信而有征】釘釘歷險記

2020-02-24

劉 征

在這個充滿悲傷又恐怖的冬天,卻有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商務社交App釘釘的口碑覆滅記。這件事發生的時候,小學生們正在經受網課的折磨。聽說打一分可以讓這個APP下架,他們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行動當中。打完分,還不忘留言感謝釘釘讓他們在假期還能看到清晨的陽光和可愛的同學。

要說這也怪不得這些孩子。畢竟對於一個愈來愈沒有年味兒的春節,加上無法閒逛,又無法拿到壓歲錢,這已經夠慘了。現在,他們還得被迫埋首於網課,被逼瘋幾乎是遲早的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這款軟件的評分就從三分跌到一分,有那麼幾天,它真的因為分數過低,被誤以為下架了。

釘釘於是出了好幾個文案來告饒,最新的一招是做了一段近兩分鐘的鬼畜視頻,管所有的小學生都叫爸爸,說自己還是個五歲的孩子,求大家手下留情。這件事多少有點玩笑的意思。任誰都看得出來,小學生的怒火不是衝着App本身來的,他們討厭的是網課。隨着疫情慢慢過去,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會恢復,釘釘的口碑自然會回來。至於下載量卻可以確保無虞。所以這純粹是一次因禍得福,既提高了APP的曝光度和接受度,順帶着,一來一回的對答還刷新了釘釘的形象,讓這個辦公軟件瞬間年輕起來。年輕總是伴隨着時尚的。所以,這款商務交流軟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擺脫嚴謹的純技術形象,開始顯得有點人文起來。

這個機遇的出現簡直始料未及。先是因新冠肺炎無法按時上課的各教育機構急吼吼地尋找可替代的線上途徑,下一秒就以這個軟件為話題爆發了一場圍繞職業和反職業展開的博弈。最終的結果竟然是釘釘在顧客的反職業過程中證明了自己的專業性,因而流行起來。這是釘釘夢寐以求的。在被淘寶開發出來的這五年裡,它一直都在商務領域默默開拓業務。有時我們走在地鐵通道,或者開車出去的時候,會偶爾看到它的廣告,佔住了整個一面幾百米的大牆,十足的阿里作風,高調又財大氣粗。色調都不鮮艷,一水兒的藍白相間。不用花體,用中規中矩的細明體,但字很大。一眼看過去,有印象,卻談不上美。但現在,這個形象夾雜了某種快樂。

經過這件事的釘釘似乎站上了一個面向公眾的起點。把報紙翻回到一九七零年代,蘋果也有一個類似的起點。它先是依靠色彩分辨率突破了微軟的防線,成了所有專業設計師的必備。然後,卻一路高歌走到了生活當中。現在,當我們買回一台Apple Pro,不見得真的是為了看重它的設計特長,多半是看重它所代表的科技與人本的結合。這是一種混雜着工業和審美的賽博朋克風格。在這種斑斕裡,機械是人的一部分,融入了人的骨血。有一段時間,IBM商務電腦、藍莓手機、MSN都擁有相同的起點。

不過,那些一直停留在起點的,比如,IBM,再比如,藍莓手機和MSN,因為不曾面向生活,現在都日漸衰弱了,連技術也無法延續下去。蘋果卻不同,當它開始跟隨一個人出現在星巴克裡的時候,它已經贏了。這段路不長,僅僅是穿越一條馬路的距離,但是卻讓一個產品從格子間走向了更高品質的生活。於是,它和最風雅的事聯繫在一起,成了一種屬於生活的圖騰。想當年,有多少人喜歡拿着蘋果筆記本在星巴克的落地窗前發呆啊。現在,釘釘也站上了這個起點,它的命運如何,也許不僅僅在於它的專業度,還在於揉碎了,能否融入於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