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董奉,杏林佳話的「主角」

2020-03-07
■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建安三神醫雕像。 網上圖片■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建安三神醫雕像。 網上圖片

■ 肖 薊

如果把成語「杏林佳話」演繹成一齣戲,則廬山是舞台,董奉是主角。

董奉(220-280年),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廬山隱居,施醫濟世,開創了生態和諧、藥食同源的杏林園。己亥之夏的一天上午,重返廬山探親避暑的我,獨自一人專程前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蘆林湖畔廬山博物館參觀。但見「名人與廬山」展廳《前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自西漢以來,尤其東晉之後,廬山的奇秀風光,為世人所嚮往,歷代名人紛至沓來,在廬山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詩詞歌賦、摩崖石刻、故事傳說......我們在跨越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擷取二十一位代表人物,供觀眾品讀。」我注意到,在這些代表人物中,「福建老鄉」董奉,名列「第二」,排在首次將「廬山」載入《史記》的司馬遷之後。肉體之身,難免染病。人一旦染病,就得看醫生。從這個角度講,醫生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保護神」。因此,人們為了表達對醫生的感激之情,常常會贈送一塊「杏林春暖」之類的匾額或錦旗;如若稱讚醫界後起之秀,往往謂之曰「杏林新秀」;稱頌德高望重的醫家,則譽之為「譽滿杏林」。醫家與「杏林」,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們之所以把二者聯繫起來,甚至以「杏林」作為醫界的代名詞,都與發生在董奉身上的一段歷史佳話有關。

董奉,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位傑出醫學家。他精通醫理、醫術精湛,不僅善於治療常見病、多發病,而且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與治療,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久而久之,聲名遠揚。老百姓因此十分敬重他,甚至把他視為「仙人」。就連大詩人李白,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都對董奉讚譽有加。這是從「名人與廬山」展廳中,在介紹董奉的展板上發現的。李白的《送二季之江東》寫道:「雲峰出遠海,帆影掛清川。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此行俱有適,遲爾早歸旋。」王維的《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詩云:「香爐遠峰幽,石鏡澄湖瀉。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范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

「生命至重,有貴千金。」但凡常人,無不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荇]思邈、劉完素等多個「一針救二命」的故事版本。殊不知,董奉也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據《三國誌.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製藥丸一粒塞入士燮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士燮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了,「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一個「已死」之人,只用一粒藥丸,就把他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恢復正常。董奉醫術之高明,由此可見一般。

古往今來,有的人一旦在某方面造詣比別人深、本事比別人大,往往自鳴得意、自我膨脹,不是高高在上,便是處處擺譜。就連少數醫術好的醫生,也愛端架子,在危難病人面前,不見「燒香」不「顯靈」。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董奉則不然。儘管醫名大振,求治者接踵而至,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一如既往,堅持為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輕病人,種杏樹一株;治好一個重病人,種杏樹五株。年復一年,他的房前屋後,杏樹成林,生機勃勃,鬱鬱bb,勝似佳境。每當春天到來,繁花似錦,春色滿園。待到金秋時節,碩果纍纍,百里飄香。董奉安民告示:欲購杏者,每一器穀,易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報。於是,每年以杏換得大量糧食,除去自給之外,全部用於救助那些老弱病貧、無依無靠的患者。就這樣,口口相傳,人人敬佩。了解他的人,都稱他為「董林杏仙」。「杏林佳話」,由此而生。

董奉的大名與杏林故事,九江相關史料中有記載。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三中,就有關於「蓮花峰董奉杏林」的記載。蓮花峰,位於廬山旅遊區中區。因山頂有若干小峰攥簇,如同一瓣瓣蓮萼,故而得名。《潯陽志.董奉太乙觀》,也有「董奉居廬山大中祥符觀」的表述。九江,古時有尋陽與潯陽之稱。《尋陽記》中有:「杏在此嶺上,有樹百株,今猶稱董先生杏林」的表述。

民心是桿秤。行醫濟世的董奉,用言行與舉止,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因此,聞名遐邇,頌聲載道。可是,自古人生誰無死。神醫董奉,也不例外。吳天紀四年(280年),董奉不幸逝世。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後,於杏林中設立祭壇,祭祀這位仁慈名醫。不僅如此,知恩圖報的人們,還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等,以紀念這位精誠大醫。天長日久,杏林一詞漸漸成為醫家的「代名詞」--人們則喜歡用「杏林春滿」「杏林佳話」「譽滿杏林」之類的詞語,讚美像董奉一樣醫術高明、道德高尚的醫生。

董奉雖然客死他鄉,但家鄉的人們非但沒有忘記他,而且將福州長樂的一座山命名為董奉山。董奉山,原名福山,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語則說:「福山,今名董峰山,屬長樂縣。」正所謂,金盃銀盃,不如百姓口碑。隨荂u杏林佳話」的流傳,今人還在董奉的老家,開闢了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百福公園,並在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與雁堂村交界處,建起一座仿後漢三國時代風格的董奉草堂。草堂四周遍植杏樹,使身臨其境的人們,能夠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話的意境與韻味。

北宋江陵府公安縣人、著名學者張景的《題董真人》詩云:「桃花漫說武陵源,誤殺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其中,「蓮花峰下客」,說的便是董奉「栽杏成仙」的故事。據九江的戰友介紹,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據說,董奉不單醫術高明,而且勇於為民除害。當年,江西江河溪澗裡多有巨蟒出現,經常危害人畜安全,董奉便設法殺之。今年是董奉誕辰1800周年。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董奉一生,救了無數生命,按照這一說法推論,不知造了多少浮屠。正因如此,他離開人世漫漫1740年,後人依然記得他、深切緬懷他。可以斷言,由他而衍生的杏林佳話,必將口口相傳、歷久彌新,代代流芳、永世傳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