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輝
竹鼠學名為Rhizomyidae,又名竹貍、茅根鼠,竹鼠科,以竹、芒草、植物莖稈等為食,因而得名;此野生物種珍貴,全世界有三屬六種:小竹鼠乃亞洲特有,見於中國之中南部,如湖南省郴州地區,在中國棲息於亞洲南部熱帶與亞熱帶森林、灌叢及竹林,在中國大規模養殖,具經濟效益,有花白竹鼠、大竹鼠、中華竹鼠、小竹鼠,乃「三有保護動物」;竹鼠又名竹貍、灰竹鼠、竹根豬、竹根鼠、芒鼠、冬芒鼠、茅根鼠、芭茅鼠;粗壯有如鼢鼠,呈圓筒形而頭部鈍圓,吻較大而眼小,耳隱於毛內,尾有細軟稀毛,透視皮膚,前足較細小,爪亦短,但強壯適於挖掘;第二與第三指爪近相等,頭骨粗壯堅實,顴弓外擴,骨脊高起,肌肉發達,而上門齒特粗大,有16顆牙齒;中華竹鼠體型粗壯,呈圓筒形而四肢短小,但粗壯而具爪,乃運動器官與挖洞取食工具,尾部短小阱門齒粗大而臼齒短小,具有囓齒目動物特徵。
竹鼠成長體長約為30至40厘米,個別種類如大竹鼠體長達45厘米,體重約為二至四斤,趾強爪尖而全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較之鼢鼠長;體色隨年齡而不同,從深色到淺色,而幼體毛色比之成長體的毛色深;周身為深灰黑色,成長體背為棕灰色,長有百尖針毛,吻部及兩側的毛色略淡,身體腹部毛較為稀疏,色白而暗,其間雜有閃亮細毛,透過毛被可看到粉紅色皮膚,個別個體足背與尾部之毛色均為灰棕褐色。
竹鼠因吃竹而得名,因此竹乃養殖竹鼠的好食料,喜愛棲息於竹林、馬尾松林及山地陽坡之草叢;營地下生活,穴居,以夜間活動較頻繁,白天少食多睡,夜間吃食旺盛;可分活動周期及休息周期,並無飲水習性,水分多從食物攝入;在受到人為刺激時,有時發出「咯咯」的磨牙聲,或即露出鋒利粗大的門齒,同時發出「呼呼」的鳴聲示威;母竹鼠護幼性強,常將胎兒藏於腹下,自動哺乳,公母經常形影不離,抗逆性很強,有互相殘殺及殺害外侵之敵之習性;當公竹鼠入帶幼兒的母舍之時,將幼兒咬死後,才與母竹鼠同居;對侵入家鼠、雛雞、鴨及鵪鶉等慣於殘殺。
竹鼠喜安靜、陰暗、清潔、乾燥、光線適當、空氣新鮮,其性喜暖,耐低溫、不耐高溫而躲於光線很弱角落,生活溫度為8至28℃;怕陽光直射,環境溫度過高時,竹鼠就少吃,腹部朝上而睡,躁動不安,有的在半小時內死亡。
竹鼠四季均可發情交配,配種每次發情一至三天,每胎一至六隻,母鼠交配懷孕後約六十天產崽,臨產前六至七天乳頭露出,發出咕咕聲,分娩時仔鼠連同胎衣及胎盤產出,母鼠邊產邊將胎衣及胎盤吃掉,最後咬斷臍帶,潔淨仔鼠身上羊水,此時可聽到仔鼠叫聲,母分娩時避免觀看及用手摸,保持環境安靜;母鼠會給仔鼠哺乳,初生仔鼠體重僅十克左右,全身無毛。竹鼠生長較快,六月之齡體重可達兩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