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美拖延檢測捱轟 護士隔離中求驗被拒

2020-03-08

美國檢測新冠病毒的工作一直被各界詬病,醫護人員及政界人士近日連番炮轟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指當局未有優先安排醫護人員受檢,甚至拒絕為出現病徵的護士及醫生檢測。

加州一名護士日前發表匿名公開信,指包括他在內的一批醫護人員,近期照顧新冠肺炎患者後,出現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病徵,需被安排作14日隔離,但他們要求疾控中心進行病毒測試時,對方卻以他們照顧病人時有穿着保護衣物、沒有直接接觸到病毒為由拒絕。

該護士指,疾控中心其後又解釋,當局每日檢測次數有限,並要優先處理病情較嚴重的個案,要求護士「排隊等候」。他對當局做法感到驚訝,強調自己是註冊護士,有必要確認能否返回崗位照顧病人,拖延測試只會令社會更危險,「這不是熟食店櫃枱的派籌機,這是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紐約州長批華府「荒謬」

紐約州州長科莫批評聯邦政府抗疫手法「荒謬」,指華府不單缺乏計劃,同時更製造恐慌。他不滿疾控中心檢測進度緩慢,又拖延批准私人實驗室設立地方檢測中心。他亦關注紐約州檢疫能力不足,指全州每日僅能為100到200人檢測,但當地現時已有超過4,000人遭到隔離。

《大西洋雜誌》前日發表的調查顯示,美國僅有不足2,000人接受過檢測,遠少於韓國的14萬人。分析認為,美國檢測數字低的原因,是由於疾控中心在中國爆發疫情超過1個月後,到2月初才開始向實驗室發放測試劑,部分測試劑又被發現其中一種化學物未有正常發揮功效,需重新生產。此外,當局起初將檢測標準限制在曾到訪中國的人士及密切接觸者,直到近期才放寬標準。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專家格魯巴赫認為,情況反映華府策略差劣及缺乏遠見。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