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咏駿
距離中學文憑試開考不足一個月,筆者所屬的青年中心早前透過電話問卷形式訪問應屆文憑試考生,了解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應考文憑試的壓力及需求,超過六成半受訪考生表示擔憂自己因應考而受感染。
考評局早前公佈《在試場實施的預防措施及應變安排》,考評局已經採購50萬個外科口罩提供給考生。據筆者觀察,相關口罩安排在落實層面仍有不少問題,情況值得當局關注。
筆者所屬青年中心成立至今一直開展中學文憑試考生支援計劃,在社會有心人士捐贈下,中心向應屆文憑試考生會員轉贈「文憑試支援抗疫包」,抗疫包內有口罩、酒精搓手液和模擬文憑試試題合訂本。筆者早前也透過多間合作學校向文憑試考生派發2萬個口罩,與學校和考生同心抗疫。
近日中心收到不少合作院校老師查詢,有校方指隨着考生回校領取准考證和口罩,不少考生表示希望領取多幾個口罩,事緣不少專家指出一次性外科口罩的最佳防護效果僅約4小時,而不少文憑試科目考試卷一及卷二考試時間合共長達4小時,加上赴考交通、等待開考等時間,「每考試日獲發一個」的標準並不符合上述要求。另外也有不少基層學生向校方尋求更多口罩支援,校方對此需要酌情處理。有學校表示需要額外購置口罩,也有校方向校友發出通知,希望校友捐贈或提供購買渠道。就此筆者建議,考評局應了解學校需求,適量增加口罩供應,同時確保考場有足夠的口罩,以供考生替換。
此外,有關考評局派發的口罩標準和質量也引發爭議。筆者認為考評局應公佈相關口罩的採購標準及品牌,釋除公眾疑慮,也可以紓緩考生應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