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輕微病徵缺測試 憂難斬斷傳播鏈

2020-04-06
■袁國勇認為,只要市民做足防疫措施,就有機會控制到疫情。資料圖片■袁國勇認為,只要市民做足防疫措施,就有機會控制到疫情。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博愛醫院一名93歲行動不良的男病人出院兩天後再入院,並在上周六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表示,該名男病人有機會是在醫院內感染病毒,但仍有待追蹤調查,目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並相信今次可能是首宗醫院感染個案,反映疫情嚴重,已見警號,不可輕視。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的袁國勇曾到博愛醫院了解,他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病人最大機會是在院內受感染,「這亦反映疫情在社區的嚴重性。這的確是一個警號,證明現時疫情不可輕視,在這個階段情況仍不可樂觀。」但他亦指暫時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亦有可能是家人交叉感染。

他表示:「我們最擔心、最擔心,始終是香港對於輕微(病徵的)病患者所做的測試不夠,以致我們不能斬斷(病毒的)傳播鏈,令他們有在社區傳播的危機。」

袁國勇認為,香港至今仍然「守得住」,相信是因為大家正確戴口罩,亦做好手部衛生,但提到近日越來越多市民外出時不戴口罩,加上自3月19日後,部分由外地返港的年輕人在社區傳播病毒,是導致疫情發展的重要原因。

袁國勇:或現第三波疫情

他表示,即使香港能捱過這個「外地輸入個案」的第二波疫情,還有機會出現第三波。當有人從疫情重災區的歐美或英國等地返回內地,造成「逆向輸入個案」,導致出現另一波疫情,而內地又復工復產,有可能令本港亦出現由內地傳入導致的第三波疫情。他認為只要市民齊心做足防疫措施,就有機會控制到疫情。

另外,對於他早前指特區政府有官員對疫情好像很樂觀,是「唔見棺材唔流淚」,袁國勇指自己用詞可能太激烈,並就此道歉,強調自己是緊張疫情的發展,「自己不是有心以激烈字眼表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