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家好)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及副主席張國鈞昨日舉行網上記者會,批評2019年區議會選舉充斥着各種暴力及選舉不公的現象,不過,選舉管理委員會一直持輕視的態度,既沒有對暴力及選舉不公作出任何譴責,更沒有就任何一宗選舉暴力的投訴個案作回應,因此,民建聯就將於9月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授權廉政公署人員進入票站執勤,改用電子取票方式等,以保障選舉的公平公正。
去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有市民投訴未投票但已被領走選票,及有票站竟出現數十張「幽靈」選票,民建聯建議改用電子取票方式,透過插入身份證及指模的雙重認證方式領取選票,但同時保留小量櫃台處理未能通過雙重認證的問題。
另外,民建聯亦要求當局安排長者和當日要執行職務的公務人員如警察、票站職員優先投票。
建議廉署派員票站執勤
為防止票站舞弊行為,民建聯建議,總選舉事務主任授權廉署人員進入票站執勤,就選舉不公或舞弊等行為,向投票站主任提供即時意見。另外,可在投票站內裝設閉路電視,但不拍攝投票間的情況,以阻嚇任何人在票站作出滋擾行為,並可作為票站主任作出決定時的佐證。
至於點票安排方面,民建聯建議立法規定在展開點票工作前,須確保有足夠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以確保票站主任及所有候選人在安全及不受公眾影響下,進行或監察點票工作,並同時加強檢控在點票站內的各樣滋擾行為,限制進入票站人數,避免人多擠迫造成危險,及影響點票工作。
近日政府表示,因修例風波和疫情影響招標工作,未能做到電子點票,又指在地方選區超過600個票站均安裝點票機,並不符合成本效益,李慧琼認為政府說法不能接受。
另外,仍在諮詢的新一份立法會選舉活動建議指引中指出,參與所屬政黨或團體的內部遴選有可能被視為公開宣佈有意參選,但相關官員早前在立法會解釋時,卻指候選人定義並無改變。民建聯認為,必須清晰「候選人」的定義。
李慧琼認為,內部遴選是政黨或團體的內部運作,遴選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參選,政府不能單憑參與內部遴選這個行為,就斷定其「公開宣佈有意參選」,此舉不單干預政黨內部培訓政治人才,亦會導致執法不公的現象出現。
她建議,選舉指引應寫明參與政黨內部遴選,不論該政黨或團體或個人有否主動公佈,還是有傳媒報道,均不會因此而被視為「公開有意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