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粵曲的「古樂」

2020-04-19

承蒙電台舊同事鄭啟明兄厚愛,傳來《華僑日報》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八日刊載香港電台廣播曾潤心、任錦霞兩位師娘演唱「八大曲」之一《辨才釋妖》的報道。鄭兄熟識香港掌故,退休後埋首昔日報刊,致力搜集電台廣播資料,是香港廣播史的權威。

我在本欄曾多次撰寫有關「八大曲」的文章,所以不再重複介紹了;但該報道的副題卻有值得一談的地方。該副題如下:「每逢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三時由名音樂家馮維祺領導古樂拍和八大名曲--是期選唱辨才釋妖(二)」。副題說以「古樂」拍和,「古樂」在中國傳統音樂通常泛指形成於清代或以前、並傳承至今的各種音樂,較常見的分類有合奏器樂、獨奏器樂、戲曲音樂、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歌樂、宗教音樂等等;亦有學者按社會層面劃分,如文人音樂、民間音樂、仕紳音樂、宮廷音樂等。

副題所說的「古樂」卻是別有所指。黎鍵先生在《香港粵劇敘論》一書說:「......而戲棚音樂則主要以二絃、竹提琴、三絃、月琴的四架頭為核心,益之以鼓竹,便成為著名的粵樂(古樂)五架頭。過去玩家開唱局,伴奏拍和便以『五架頭』為樂,而所唱的則盡是古腔或『八大曲』之屬。」

「五架頭」是廣東音樂早期常用的樂器,但樂器種類與黎鍵先生所說的稍有出入,一般指由二弦、竹提琴、月琴、橫簫(即係笛子)和三弦。「五架頭」亦有「硬洁v的別稱,有人解釋是由於二弦的聲音比較粗獷的緣故,至於把「五架頭」稱為「硬弓組合」,應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事。坦白說,我是不太明白稱做「硬弓組合」的原因。以個人的經驗來說,不是弓硬,而是絃韌,因為有一次訪問已故古腔名家李銳祖先生,他攜來自製的竹提琴,讓我親身拉奏,以增見識。我發覺按絃用的指力遠大於我拉大提琴的力度,稱之為「硬洁v,實不為過。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