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膛山人
世運會應該是世界運動會的簡稱,原來更應該正名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本山人在求學時也曾參加了很多運動會,後來因工作關係,也負責籌備了很多次不同的運動會,擔任過很多運動會的裁判,甚至有多次以主禮嘉賓身份向在場的運動員致詞打氣。
當我籌備運動會及在佈置場地時,必定把有關運動會的金句在司令台兩旁以對聯方式掛出來,那就是︰大會目的在參與不在勝利,人生意義在奮鬥不在克服﹗
運動員爭分奪秒,要跳得更高,或更遠一點,擲的要擲得遠一點,或賽跑和游泳時要把所需時間在不同距離內力求縮短百分之一甚或千分之一秒,大致上要分為跑、跳、擲﹗但現在世界進步了,幾乎無所不包,馬術、劍術、拳術、武功、柔道、風帆、賽艇、球類比賽、平衡木、雙單槓、舉重等等均包括在內,甚或另行舉辦一些運動會專供傷殘人士參加。
運動會比賽結果當然是按運動員的表現而分出高下,所以設有冠亞季軍獎及精神獎之類的獎項,而更常見的是勝利者的歡呼、拍掌和失敗者的失意、悲傷或哭泣,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或真情的流露﹗但真正的目的是要鼓勵運動員們精益求精,觀人觀己,力求在各項運動展現最佳的水準,在運動員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練習之後,研究和表現出更好的成績和更佳的演出;同時鼓勵要打破過去的紀錄,勝利的當然開心,但還要繼續想辦法去找出可以再進一步的方法。在高峰狀態下,力求再創高峰,同時亦無私地將自己的心得,訓練後進者,希望後進者能闖出更佳的成績。
所以,運動員也要培養自己有一種「勝固欣然,敗亦足喜」的心態,取得了冠軍,還要繼續再去研究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即使失敗了,凡運動會只得一人或一隊是冠軍,所以亞、軍季軍也是不錯的了;即使三甲不入,甚或包尾,那又有何可悲呢?除了技不如人,自己的訓練是否足夠或正確?或者有時因為臨時有些意外,這也是失敗原因之一,但也無須悲傷,因為你能夠參加這個項目,你也應該感到自豪,因為還有很多人在背後,他們連參加的資格還未達到呢﹗例如楊傳廣先生,據說他是台灣的山地人,假如他不參加體育訓練,他自己也不會發現原來他可以創出撐竿跳的世界紀錄呢﹗當然他的紀錄也如常地被後來者打破了。
我曾有一位體育老師,他則是一個著名的運動會跳高冠軍;但那一跳雖然使他成名,學生和一般人士也知道他是「跳高冠軍」,但除了該次比賽外,他以後也不能再跳出那次創紀錄的水準,更不必說再闖高峰了,他告訴我,他在過竿的一剎那極短的時光,他當然永遠不會忘記,從那次比賽之後,到處都獲得同學、朋友或不認識的人,均以「跳高冠軍」稱呼他、讚賞他,衷心讚許他的成就,但他卻有些失落感,因為那次成功是在不足一秒之內發生的,之後再也跳不到這個高度了,同時,又未能培訓出一位學生可以比他跳得高一點,而有些自責。我聽了他的自白,真的非常崇拜他,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體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