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 舉
美國在抵抗疫病面前是唯一不由官方的疾控中心(CDC)宣佈確診病例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要求國民不戴口罩,用圍巾代替的國家。到了四月初,平均每一天有兩萬個新增的確診病例,美國成為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冠軍,美國也將會出現一九二九年以來失業數字最多的國家,垃圾債券會出現違約事件,陷入經濟的大衰退的風險。
《紐約時報》、路透社、美聯社報道指出,美國早在一月初就知曉中國的疫情,卻由於技術缺陷、監管阻礙和政府領導無方等多重因素,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錯失了遏制疫情的最佳時機。
《紐約時報》採訪了五十多名現任和前任公共衛生官員、政府官員、科學家和公司高管,逐步揭秘當病毒開始在美國各地肆虐,為何應該對疑似感染者進行的大規模檢測卻遲遲沒有發生,從而導致疫情急劇惡化。受訪人士指出,美國政府負責疫情防控的三個單位,即美國疾控中心、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全都沒能迅速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
早在今年一月三日,美國CDC主任雷德菲爾德就和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就疫情在中國的發展通過電話。一月二十日,CDC開發出了自己的檢測試劑,檢測出美國的第一宗確診病例。然而,在FDA批准CDC把試劑盒與各州實驗室共享後不久,由於美國的檢測方式和世衛通行方式的不同,檢測結果出現了不準確的狀況,加上了美國制式的試劑盒數量不足。CDC於是要求各州暫停檢測,意味着在最關鍵時刻追蹤病毒的進程被迫停滯。時至二月中旬,全美每天僅能檢測約一百個樣本。更大的原因是,美國長期推行高成本的醫療保險方案,並且不限制藥物價格,認為這樣就可以讓美國製藥業成為利潤可觀的行業,擴大投資,美國的藥業可以跑在世界前列,無論在疫苗和各種醫療器械和裝備方面,壓倒了其他國家,突出「美國第一」。
特朗普上台之後,代表着醫療保險公司、製藥財團的利益,全面推翻了奧巴馬政府的醫療保險法案,削減了公共醫療開支,大量增加軍事開支,討好美國的軍工集團、金融保險業集團、製藥集團,這樣就可以贏得美國財團的支持,「坐定粒六」可以連任。
中國去年十二月尾發生了新冠肺炎的疫情,特朗普視作天賜良機,對中國落井下石,立即斷絕了對中國的民航交通運輸,從中國撤僑,美國的官員公開幸災樂禍,說中國發生疫情有利於生產鏈搬回美國,促進美國經濟。後來進一步限制中國的KN95口罩入口美國。
美國高官開動了一切宣傳機器,抹黑中國的抗疫行動,企圖在國際上圍堵和孤立中國。特朗普其實對於疫情有一系列戰略部署:一)利用疫情困死中國、削弱中國。二)要顯示出美國醫療防疫科技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最先研究出測試劑、疫苗、醫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搶先註冊專利,將來大賺特賺。三)利用疫情反對世界一體化,證明美國的單邊主義、振興美國的策略非常成功。所以美國對中國、對歐洲地區都採取了封關政策,以為疫情進不了美國,美國就可以在經濟上一枝獨秀,隔岸觀火看待世界的疫情不斷蔓延。結果,美國什麼也落空了,美國的檢測試劑失效了,封關也失敗了,加上美國的醫療制度在疫情面前顯出了千瘡百孔的缺陷,暴露了特朗普拒絕中國的抗疫模式,希望創造出特朗普的「先經濟、先封關、民主抗疫」的新模式,結果犯下了歷史性的錯誤。
曾在奧巴馬時代任國務院亞太助卿的康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在外交事務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特朗普犯了歷史性的錯誤,就像一九五六年的英國保守黨首相艾登(Anthony Eden)犯下蘇伊士運河危機事件的錯誤,從霸權高峰中退位了。康貝爾說,英國的沒落過程說明,世界秩序的改變一開始往往是漸進的,最後則是在一瞬間完成。美國處理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就是當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事件。特朗普的內政政策,嚴重削弱了美國抵抗新冠肺炎病毒的能力。特朗普的個人說了算不斷地炒人的寡頭專政主義,排擠了一切有能力的菁英分子和專家,違反了傳染病學的科學規律和應對規律,作出了愚蠢的決定,使得抗疫耽誤了六個星期的黃金時間。在國際上推行自我的孤立主義,得罪了所有盟國,不提供公共產品,不援助其他國家,不向世衛組織交會費,制裁世衛組織使得美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選擇了在抗疫領域,盲目地向慷慨地給各國提供抗疫物資和專家的中國開戰,加劇了美國的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