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大地遊走】中國四大河流行:黑龍江篇旅順軍港之一

2020-05-27
■令人神往的旅順軍港。 作者供圖■令人神往的旅順軍港。 作者供圖

周齡齡

快快樂樂地在清爽亮麗的大連逛了一圈,我的腳步踏上了神往已久、赫赫有名的旅順口。

面積506平方公里(只有香港一半),人口21萬,距離大連市45公里,從屬於大連市的一個區,有何能耐讓人神往呢?這小小的區,又為何能名聞天下呢?

原來,旅順是著名軍港,更名列世界五大軍港之一(其他四港為:美國珍珠港、俄國海參崴、日本橫須賀、英國樸茨茅夫)。

旅順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遼東半島西南端,東是雄偉的黃金山,西面是老虎尾半島,西南是老鐵山;300米出海口只有一條91米航道,每次只能通過一艘大型軍艦;航道兩側山上隱藏眾多火力機關,交叉成網,相互支援--這就形成「旅順一口,天然形勝,即有千軍萬馬,斷不能破」這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的局面。還有很重要一點,旅順是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港,軍艦四季均可進出港口,更讓軍港價值聲價萬倍。

早在明朝,朝廷已在旅順建水師營;到了清朝,朝廷推行洋務運動,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此地建立北洋水師,擴建 航 道,建 砲 台,苦心經營旅順港(1880年-1890年)。

中國擁有這優良軍港,本是美事好事;但旅順卻以血淚編織的歷史慘酷地告訴我們「福兮禍之所伏」--優良軍港為旅順帶來的是被滅城的悲痛??時間要回轉到1876年,當年日本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維新」,日本國勢日強;日本政府野心勃勃,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1894年(甲午年),日本政府心狠手辣向中國發動第一次中日戰爭 - 甲午戰爭。為守護中國水師重地--旅順,中國守軍不屈不撓奮力抵抗;為報復中國守軍力阻進攻,日軍破城之日,用整整4天4夜時間,把旅順全城平民百姓18,000多人、2,500位守軍全數殺絕(留下800人埋葬屍體);整個旅順口血海屍山,街道都被屍首堵住了--這就是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

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以中國海軍--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告終。中國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讓台灣及遼東半島予日本。馬關條約簽訂之日,1895年4月17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之日,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達50年。而遼東半島,卻因為有着旅順軍港的原因,日本在馬關條約簽訂6天後把她交還給中國。

那是日本政府大發慈悲嗎?還是別出有因呢?

請待下星期三,旅順軍港之二就有分曉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