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似心
很多人十分重視親人離世前可以見到的最後一面,認為最後看着對方離去,是關係圓滿的終結。反之,一旦未能在親人臨終前見最後一面,便視之為人生的最大憾事,難以釋懷。
其實人與人的關係是長遠的,是一生或大半生的,諸如父母、夫妻,關係是由無數個日子組成,每一次相處都是互相親愛和關心的機會,表達愛意又豈僅臨終之時?況且人在彌留之際可能意識已薄弱,對周遭事物理解不清晰;又或正與病魔搏鬥痛苦掙扎求存,不一定想至愛的人看着自己扭曲的臉容,呼出最後的一口氣!
我見過有些人因不想錯過親人最後一面,寧願在他重病之時仍將之留在家中不願送院。其實這只會加重對方的苦楚,醫院可以在病人有需要時給予藥物以紓緩或減輕痛苦。見最後一面,這只是在生者但求自己心安而已。
家母剛去世,那天我安排了入院,未能在最後一刻侍候在側。但我沒有遺憾,因為很早之前我已提醒自己,在父母在世之時,好好孝順,不要留憾。母親走前一天,我如常到醫院照顧她,在她有意識和有生命之時,讓她知道我愛她。那天我替她清痰,其間心急以紙巾去抹,被母親大力在手指咬了一口,痛入心脾,她八十多歲一口堅固的真牙齒仍勁而有力,雖痛了很久,但欣喜這一下也展現了母親的生命力!心想,我是對她駁嘴最多的女兒,今次的一口報仇了!我離開前心跳機顯示八十四,媽媽的樣子很舒泰。想不到,這是我見媽媽的最後一面。八十四下的心跳仍像在眼前;那咬下來的生命力,仍感受得到!
記着與逝去親人的甜蜜時光,便是最好的回憶。希望每位失去至親者都不要為錯過最後一面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