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二零二零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歷史科考卷,有一題要求學生就「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談談是否同意。試後題目曝光,輿論嘩然,有讀者朋友囑我評論一下。
本欄的老讀者或會記得,潘某人大學本科主修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我常說譯為「產業工程」較為合適,畢竟我們所學遍及初級(包括農漁礦牧)、次級(製造和營造)和三級產業(服務業)。今時所謂「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課程,反而以研習經營服務業為主,我們才是貨真價實的「工商管理」呀!當年連冶礦業也學過些,不過礙於香港有限的產業條件,只能紙上談兵,「意思意思」而已。
潘某人讀書幾十年,後來算是轉行唸了文科,新學歷卻在語言學。但是真正用功學習的,反而在中國傳統文史哲,不妨「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閒話表過,言歸正傳。
我還是先從學術辯難和語言學的視角入手。這樣的題目,讓人想起香港傳統中學教育經常有的辯論比賽,據說這是借鏡英國國會執政和在野兩黨的「辯論」(Debate)的課外活動。中學辯論比賽是「精英階層」的玩意,班際比賽當然是班內最能言善道的幾個人上場。至於校隊則只有全校最拔尖的七、八個同學有機會接受領隊老師的特別訓練。
回到實際考題,措詞用上「利多於弊」,其實也可以用「弊多於利」,兩套說法就變成正反雙方的位置逆轉。取捨之間當然不是擲毫決定而是饒有深意!讀者諸君如果有參加過港式「學生辯論比賽」,就知正反雙方在短短不足一小時的比賽中,攻守之間是要完成不同的任務。至於對「利多於弊」是否「同意」,本欄的老讀者或會記得,潘某人遇上類似場景,會認為「同意」之外,還可以有「不同意」、「反對」和「不反對」之別。
1900-45年這幾十年間,日本多次赤裸裸地武裝侵略中國,不動武的時段內亦經常干涉中國的內政。在這樣的基礎背景之下,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受過基礎教育的中國小孩,怎麼有可能認為日本政府在期內對中國官民朝野的全部所作所為,居然可以「利多於弊」?這可不是神經病嗎?難道這題是汪精衛(1883-1944年)或其「汪偽政權」(1940-1945年)擬定來考核「漢奸」嗎?還是為「大東亞共榮圈」招募「宣傳主任」?
可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然後跳出許多人為「涉案」的擬題員(或稱「考官」)辯解,歪理一籮籮。將「利多於弊」四字當為可討論的議題,則其人之「喪心病狂」,可以說是「躍然紙墨間」了!然後又再有「五經掃地」的斯文敗類,引用英國公開試歷史科考卷,指出人家也有考核德國納粹政權的問題云云。分別何在?請看下回分解。(中國小孩讀史的應有態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