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特稿】香港「地攤經濟」養活多代人

2020-06-05

以前被內地城管趕盡殺絕的 「地攤經濟」,在總理一句話之後,各城各市鋪天蓋地來。不諱言,目前分析人士對內地的「地攤經濟」,多認為是「保就業」的權宜之計,估計當疫情過去,經濟復甦後就會消失。不過,回看我們香港,雖然商業高度發達,周圍都是購物商場,但直到今日,市區仍有不少「地攤經濟」在營運中,養活茪ㄙ噹X多人。

鴨寮街產品與時並進成景點

香港今天仍活躍的「地攤經濟」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深水鶞瑰n寮街。早在1930年起,鴨寮街已經成為專門售賣二手貨品的街道,到上世紀80年代,再轉型成為電子零件的集散地,現時則以賣電子硬體、電訊、數碼產品為主的市場。這堥C日中午過後,都有大量市民、遊客到來,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除鴨寮街的固定攤位外,附近幾條街道,亦有不少地攤,多售賣二手物品,如電鑽、唱片、舊物等等,攤主多是阿公阿婆。他們所賣的物品,部分是從垃圾站執拾回來的,亦有的是別人清理家居時不要的物品。

各區「地攤經濟」各具特色

類似鴨寮街這樣的「地攤經濟」,目前營運得不錯的,還有旺角女人街、廟街及天水圍天秀墟市場等。同時,在中環的橫街窄巷,及灣仔囍帖街後面的幾條街,亦有類似的「地攤經濟」,可謂養活不少人,更有人因此成為富豪。

「米蘭站」老闆擺攤檔起家

港人熟悉的專賣二手名牌手袋的「米蘭站」,其老闆姚君達發達之前,也是在港九各處擺地攤,要成日「走鬼」的小販。已故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水餃皇后」的臧姑娘臧健和,也是由擺攤檔起家的。

回顧香港在2000年前後陷入經濟低迷時,前特首董建華也曾提倡過「地攤經濟」,不過當年是叫「本土經濟」。政府2002年曾推出一系列的推動本土經濟措施,主要模式是設立跳蚤市場之類的平台,讓市民投標進入經營,做點小生意,應對失業問題,其中的搞作之一就是「復興」上環的大笪地,可惜只維持了一年。關閉原因是2003年內地推出個人遊,隨茩輕銝g濟回復,市民越來越少光顧。

大笪地其實就是夜市,又有「平民夜總會」之稱,早年香港的貧苦大眾沒什麼娛樂,大笪地之內,既有跳蚤市場,又有大牌檔,更有不少表演節目,成為低下階層娛樂消遣的地方,當年香港各區有不少這樣的大笪地。自1980年代起,隨茩輕鉹H的生活水平提高,這種夜市也日漸式微,最為出名的上環大笪地亦於1992年關閉,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記者 蔡競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