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學者:美制度式種族歧視 烙印基因

2020-06-05

美國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員拘捕期間死亡,觸發連場示威,令人想起2014年黑人青年布朗被殺引發的示威,以至1992年洛杉磯暴動等。類似事件在美國不斷重演,反映種族歧視已變成美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密歇根大學非裔美國人及非洲研究系教授湯普森形容,種族不平等已烙印在美國的基因內,「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發生無法忍受的事件」。

聯合國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魯泰雷曾發表報告,指出美國執法部門殺害和殘暴虐待黑人的情況嚴重,且很少被追究,而黑人一般更有可能被警員認定是罪犯。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教授奧利弗表示,黑人抗議警暴的示威過去數十年時有發生,每次過程也是大同小異,形容情況並非新鮮事,只是現今拍攝風氣流行,才容易被鏡頭捕捉,「我對明尼阿波利斯的事不感到驚訝」。

除了警員執法不公,奧利弗指出,美國社會對於有色人種的「制度歧視」,更造成不同族裔的社會階層和經濟水平出現嚴重差異,「種族不平等在美國是有組織的,在我們的基因內」。湯普森亦表示,少數族裔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遭到各式不公對待,「白人優越的地位沒有改變過。」

24%被警擊斃者為非裔

《華盛頓郵報》編輯部早前發表評論,指出去年美國警員擊斃1,099人,當中24%死者是非裔,比非裔人口本身比例高近一倍,質問警員對黑人的暴力「何時才會結束?」民主黨初選參選人拜登形容,弗洛伊德之死並非偶然事件,說明美國社會存在「系統性的不公義」。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