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考亭書院懷古

2020-06-16
■考亭書院為朱熹晚年講學之地。 網上圖片■考亭書院為朱熹晚年講學之地。 網上圖片

張桂輝

朱熹一生創辦的最後一所書院--考亭書院,為朱熹晚年定居講學終老之地,位於距市區2.5千米的福建南平建陽區考亭村。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翁、紫陽,諡「文」,世稱文公。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儒學大師。宋紹熙三年(1192),朱熹秉承父親朱松「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的遺願,遷居考亭,創建滄洲精舍。宋淳祐四年(1244),宋理宗詔改滄洲精舍為考亭書院,並御書匾額。朱熹晚年在考亭書院著書立說,講學授徒,還在這塈髡角F《孟子要略》、《儀禮經解》、《太極通書義》、《楚辭集注》等,並對《四書章句集注》做了最後的修訂,成為科舉考試的程式,其思想在元、明、清三朝,一直是官方哲學,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還不斷向外傳播,對海外特別是對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發揮蚇n極的作用。朱熹門人眾多,英才輩出,承前啟後,形成了以朱熹學為核心、被認為是理學正宗的「考亭學派」,又稱「閩學」、「朱學」。考亭書院因此享有「閩學之源,理學之巔」的盛譽。

歲月更迭,刀風劍雨。當年的考亭書院,僅存一座書院牌坊。明嘉靖十年(1531),巡按福建監察御史蔣詔及巡建寧道僉事張儉所立的考亭書院牌坊,高約10米,寬約8.6米,為四柱三間五牌樓結構。枋柱間,雕刻有雄獅、麒麟、飛鳳、仙鶴等瑞獸祥禽,以及仙居道士等人物形象。石坊造型古樸、器宇軒昂。1966年,西門電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被庫水淹沒。1983年,建陽文物部門將其上移至玉尺山下。

政聲人去後。「朱子故里」的後人們,對朱熹及其書院念念不忘、時時牽掛。五年前,考亭書院專案破土動工。一期規劃面積60畝,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建築專案以朱熹祭祀紀念為核心,朱熹文化展示交流為依託,朱熹國學文化教育弘揚為目的。依託自然地形條件,結合現存牌坊位置,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設計,主要建築包括集成殿、道源堂、慶雲樓、清邃閣、燕居堂、碑廊等,於2019年9月順利建成。

初夏的一天上午,我興致勃勃,特意前往考亭書院參觀遊覽。下了6路公車,先是來到考亭書院正前方的觀書園遊覽。佔地面積10萬平米的觀書園,與考亭書院一路之隔,遙相呼應,相互交融,其縱軸為考亭書院中軸線的延伸。在入口處中央位置,一塊橫臥的巨石上,刻荂u觀書園」三個繁體紅色大字,兩側幾堵矮牆上,刻有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等朱熹語錄,還鑲嵌幾通古人勤奮讀書故事的浮雕,如,匡衡「鑿壁借光」、高鳳「流麥不顧」、孫康「映雪讀書」,以及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等。觀書園內還有「三園」「一心」。即:勸學園、博學園、明理園;立身觀書園中心位置的映心天台,造型為一本打開的圖書,一股清水從書之下端潺潺流過,映射了朱熹《觀書有感》一詩中的「半畝方塘」。在我看來,它流出的不是水,彷彿是知識一般。

從觀書園折回,穿過有茠500年歷史的考亭書院牌坊,如同穿過時空隧道,依稀看到當年朱熹諄諄講學的情景。帶虒U千思緒、聯翩浮想,走向書院儀門。買過門票,進入其間,立定身,抬望眼,但見「集成殿」高高在上,直掛雲端,氣勢不凡。經向保安諮詢,得知從下到上,一共有158級台階。當攀至中途平台時,發現左右兩邊十餘米處,對稱建有兩座四邊形亭子。興致勃勃,抵近欣賞。但見右邊的「春日亭」四根亭柱上,分別掛荂m春日》的四句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左邊「秋月亭」亭柱上,則掛茼馭Q《秋日》詩句:一雨生涼杜若洲,月波微漾綠溪流,茅簷歸去無塵土,淡薄閑花繞舍秋。「亭子不大,創意挺好。」我喃喃自語,默默攀登。

最先來到莊嚴肅穆、祭祀朱熹的大殿--集成殿。殿名取自康熙帝評價朱熹「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中的「集大成」。進入面積約350平方米的大廳內,最先進入眼簾的,是面對大門的朱熹坐像,左右兩側是從祀蔡元定、黃榦、劉爚、真德秀四人的站立塑像。殿內高懸荓d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為建陽朱熹祠所題的「大儒世澤」匾,以及「誠意正心闡鄒魯之實學,主敬窮理紹濂洛之真傳」楹聯。

主祀朱熹,世人仰慕。四位從祀,同樣不凡。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號西山,諡「文節」,建陽人。南宋理學家、律學家,精通天文、地理、歷數之說,是朱熹最得力的學術助手;劉爚 (1144-1216),字晦伯,號雲莊居士,諡「文簡」,建陽人,南宋理學家,與弟劉炳同受業於朱熹。他任國子司業時,奏請寧宗降詔罷道學之禁,又請寧宗詔諭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於太學作為法定的教科書,詔頒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於太學作為學規;真德秀(1178- 1235),字景元,號西山,諡「文忠」,浦城人,南宋理學家。慶元五年( 1199)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是朱熹的再傳弟子。他以經筵侍讀的身份,向理宗皇帝推介朱熹學說,《宋史》評價為「黨禁既開,而正學遂明於天下後世,多其(真德秀)力也;黃榦(1152-1221),字直卿,號勉齋,諡「文肅」,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高足兼女婿。朱熹臨終時給其留下「吾道之托在此」的手書。朱熹去世後,黃榦高度評價朱熹「紹道統,立人極,為萬世宗師」,確立朱熹的道統地位,被《宋史.道學傳》列為「朱氏門人」的第一人。

集成殿之後是道原堂。二者之間,是一個由青石板鋪面的方形祭祀廣場,廣場左右兩邊碑廊上,分別刻茼足鬥n宋以後理學家基本綱領一部分的八個條目大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原堂,曾稱明倫堂,是朱熹講學之所。朱熹在考亭書院講學時,確立道統,祭祀先聖先賢。道原堂重現朱熹講學場景,擺荋X張課桌,懸掛先聖先師畫像。主祀孔子,從祀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並稱「顏曾思孟」四聖。

重新修建的考亭書院,落成時間未滿一年,已成為福建省委黨校、福建省行政學院「現場教學點」,以及集美大學文學院「教學實踐基地」。5月30日,2020年中國社科教育國際工商管理博士班開班儀式在考亭書院舉行,全體學員參加了朱子祭祀禮。800多年前考亭書院的前身滄洲精舍,規模多大,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無論是布局,抑或是建築,遠不如今天的宏偉氣派。單是這一點,朱熹及其「考亭學派」古賢們,倘若是九泉有知,定會備受感動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