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薊
橋,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端於隋,興盛於宋。遍布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荅狐磢漸|面八方。中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屹立於福建省武夷山市郊的餘慶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門街,是武夷山市老城區唯一一條舊貌尚存的老街。歷經百年滄桑、生死劫難的餘慶橋,就靜靜橫臥在南門街南端的崇陽溪上。那天,我與幾位好友結伴,前往武夷山觀光遊覽。機會難得,我堅持要去看看餘慶橋。下午三點多鐘,我們從武夷宮出發,穿過頗為熱鬧的市區,七彎八繞來到南門街路口,小車拐進不足三米寬的單行道。兩邊商舖林立,縱然謹慎駕駛,還是行進緩慢。為了贏得時間,乾脆下車步行。幾分鐘後,來到餘慶橋橋頭。順茈x階望去,餘慶橋高高在上。我沒有急於上橋,而是先到橋下拍照。校友季紅和另一位女教師,站在橋上,憑欄招手,腦海媢y時浮現出美國電影《廊橋遺夢》的鏡頭。走上橋面,發現美輪美奐的餘慶橋,與周邊環境協調和諧、相得益彰:平視四周,如畫景色盡收眼底;俯瞰橋下,清波蕩漾奔流不息;仰望頭頂,或粗或細,或長或短的木構件,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令人歎為觀止。觸景生情,心中敬意頓生、浮想聯翩......
餘慶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是我國現存廊橋中,既極為罕見,又極具歷史價值的一座古廊橋。2006年,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餘慶橋的問世,得益於一個仁者孝子。據民國《崇安縣新志》記載:「(崇安)南郊阻大河,行者病涉,敬熙秉母命,以三萬金創餘慶、垂裕二橋,雄偉為閩北冠。」敬熙,即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朱敬熙(1852-1917),清朝附生(指初考入府、州、縣學,而無廩膳可領的生員),著名縉紳,田產居全縣之首。因捐金,遂援例為農部郎中。後以花翎二品銜改道員,候補浙江。他樂於做好事辦善事,曾資助修復景賢書院和武夷精舍,而他以朱熹裔孫的名義,重修朱熹創建的五夫「社倉」,迄今仍保存完好。
當年,為了給母親獻壽、給鄉親造福,他出資三萬銀元,在古城南郊崇陽溪的溪中洲(師姑洲,又名沙古洲)處,修建餘慶、垂裕二橋。建成後的姐妹橋,成為閩贛古道上輝煌的交通巨構,不單是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而且是百姓心中的慈善豐碑,往來商旅對素有「閩邦鄒魯」與「金崇安」之稱的古城,未臨城池,仰止起敬。抗日戰爭時期,垂裕橋毀於火災,文革期間,橋墩亦毀;餘慶橋歷經百年滄桑,得以獨存,尤為珍貴。她見證了崇安清朝、民國與共和國的風雲,定格了武夷山一個豪門望族的曾經輝煌,濃縮了武夷山一段慘烈嬗變的近代歷史。
閩北最長木拱廊橋之一的餘慶橋,是閩北廊橋中名副其實的巔峰之作,雄姿不俗,氣勢不凡,其蘊涵的文物價值,備受專家學者的推崇和點讚。我國橋樑泰斗茅以升,曾有這樣的評價:「這座橋的獨特和重要之處是它的疊樑拱,這是北宋發明的一種建築形式,而這種方式技術要求嚴、造價高,因此這座三拱橋極具價值,有『古化石』的意義,是很古老概念的現代遺存,非常珍貴。雖僅百年歷史,卻情繫千載文明。」著名建築學者楊廷寶教授,考察了餘慶橋後說:「像這樣的橋樑全國已經少見,有歷史價值,應給予保護。」專家讚譽和呼籲,得到政府重視,1982年,撥款四萬餘元,對餘慶橋進行修葺。
餘慶橋,西北-東南走向,長79米,寬6.7米,拱高8.6米;橋上建有長廊,中間條石鋪設走道,兩側鋪砌鵝卵石。這座兩台、兩墩、三孔的伸臂斜撐木石結構虹樑拱形厝橋,集宏偉、古雅、莊重於一體,極具工程美、藝術美與人文美等審美價值。在工程科學美上,該橋是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木構虹拱橋樑的再現,偌大一座橋,不用一釘一鉚,全靠榫卯連接,令人歎為觀止。
110多年前,餘慶、垂裕二橋,同時建造,同樣結構,且垂裕橋更長一些。如此浩大的工程,所耗木材與石料,均以上萬立方計。憑欄遠眺,我在想,如果說所用上好杉木,在林區武夷山尚不為難,八座橋台及橋墩,所用的巨量花崗岩石材,來自何處,如何運輸?兩座廊橋的台與墩,均由青褐色花崗岩精工雕砌而成。其中大的條石,每塊重逾三噸。據悉,崇安城區方圓十千米,並無這類石材礦源。當年的崇溪上游,陸路為不能行車輿的鳥道,水路為急淺石攻舟的小溪,如此大塊頭、大數量的石材,怎樣搬運,不得而知。無怪乎,至今仍是當地百姓街談巷議的謎團。而該橋利用木結構斜撐懸臂分解傳遞受力原理製成虹形拱樑,以石板卵石作為橋面壓鎮以抗風抗震,用亭式長廊黛瓦披覆以防雨防腐等設計,則有極高的工藝技術和科研價值,在世界橋樑史上,有蚥蒫菄漲a位,備受專家學者稱讚。
在建築藝術美上,餘慶橋是江南風雨廊橋的經典,由長廊、中亭、門樓、虹拱、緩坡橋台、船形橋墩完美組合而成,不但有「增一分嫌長,減一分嫌短」之說,而且巧妙地體現了和諧對稱的傳統審美意識,匠心獨具,令人叫絕。我注意到,餘慶橋主體為西北-東南走向,而其東台坡道,卻忽折向正東,呈現蒼龍擺尾之形。它在保持傳統建築對稱美的同時,打破絕對勻稱的俗套,推陳出新的創意,儼如「畫龍點睛」,使該橋靜中有動,活靈活現起來。除此之外,餘慶橋雖體量宏大,仍注重細節,不乏精雕細刻的藝術展示。如,四座台墩上的巨大鳥首,極具文化匠心與藝術魅力。它雉喙鳳眼,昂首雄立於台墩的迎水面上,船形的墩體,自然而然成為該鳥的身軀。據說,這是一種叫鳶的水鳥,朱熹有「鳶飛月窟地,魚躍水中天」聯句。將每座台墩設計雕琢成鳶的形象,既寄託了「鳶飛月窟地」的高遠情懷,又寄託了該橋騎在水鳥背上,能夠「水漲橋高」,不懼怕洪魔的祈願。可見,餘慶橋不僅僅是一座古代交通工程,還是一座深涵民俗傳統底蘊的建築藝術巨構。無愧於世界橋樑建築形式「活化石」的名分。
舉世無雙的餘慶橋,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她見證了武夷山的歲月滄桑與輝煌歷史。孰料,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5月28日,餘慶橋因為失火,導致橋面木構部分轟然坍塌,給人留下無盡惋惜。所幸橋墩等基礎部分,沒有受到重創。2014年7月20日,餘慶橋修復工程正式啟動,按照「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精心組織,用心修復。經過近兩年緊鑼密鼓的施工,2016年4月26日,修復工程圓滿竣工。那天,徜徉在這座劫後新生的百歲「老橋」上,我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恨不能穿越時空隧道,去向智慧的先賢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