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冬陽醫生
最近香港新冠肺炎(COVID-19)又再肆虐,一天多達幾十個確診本地個案,令前段時間剛剛放下心頭大石的香港人又緊張起來,政府立例在公眾場合要戴口罩是一件好事,既可以防止人家有病毒傳給自己,也可以防止萬一自己有病不知不覺傳給了別人,這是香港人的公德心。
有很多朋友反映前段時間用口罩發現皮膚會敏感、痕癢、起粒粒,甚至發生紅腫、眼睛痕癢的情況。新一輪要買的口罩怎樣謂之好呢?
買口罩:要揀信譽好的公司,要檢查它的質料,表面是不是光滑,裏面有沒有灰塵和毛毛,當你戴着口罩呼吸時,如果有塵會有感覺的,有些口罩寫明是低敏感的,如果你是敏感皮膚可以選擇低敏感的口罩。最好不要一開始買太多,試一試用全日有沒有發生皮膚痕癢敏感的跡象,合適才再進貨。
儲存口罩:相信很多家庭都入了很多貨,香港地方少、天氣潮濕炎熱,保存口罩要放在乾爽透氣的地方,否則容易引致一些真菌生長、發霉,想像到如果一直戴着吸入這些菌就不好了。
佩戴時間:如果一天戴着同一個口罩8至10小時,因為呼吸中有濕氣,可能有細菌滋生,如果可以的話換得密點,在家居環境中不戴。但如果要在辦公室工作就一定要戴了。
一旦出現戴口罩皮膚敏感,盡量去發掘令你不敏感的物料,也可以用布質的口罩,自己做和每日清洗,但要小心清洗的方法,而且如果在醫院或者高危地區工作的人布質口罩未必可以預防到微細的病毒。
有好多人用盡不同的方法例如用一張面紙或紗布隔開口罩和皮膚,但可能會跌出來,或者口罩的邊緣也可能引致敏感。可以用一個布質的口罩套,套在外科口罩的外面,這樣既可以減少敏感又可以防止病毒的進入。不過要堅持每天洗口罩套。
口罩的大小和掛耳朵的繩帶的長短也是很重要的,直接關係到是不是舒服。如果嚴重敏感就要用局部的抗組織胺藥膏去搽皮膚表面或者吃抗敏感的藥物,以減輕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