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三周,對比大半年前,周末日的香港社會平靜了許多。多名香港商界人士近日接受採訪時都表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令社會趨於平靜,這有利於改善香港的營商環境,讓投資者恢復信心。
資金持續流入 港股港匯走強
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認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為投資者信心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他說,自從5月底立法消息傳出後,港股已上揚逾一成;港匯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至今已入市逾1,000億港元。他認為,這是投資者用行動說明了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也指出,有人說香港國安法影響投資信心,導致資金外流。這是罔顧現實的「主觀猜想」。他透露,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半個月內有總值逾1,000億港元的美元資金流入香港;除社會快速回復穩定之外,香港還將迎來更廣更大的發展機遇。也因此,有香港觀察家數日前已評論指出──之前的《香港人權民主法案》,《香港自治法案》有點故弄玄虛,擺姿勢多過搞實際。
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整體社會,包括工商界和創科界,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香港是一個有利於安居樂業的社會,很多外地的投資者和人才對香港的信心並沒有減小。「我沒有觀察到有任何人才的流失」,林家禮說。
營商環境改善 企業信心提升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形容,過去一年的暴力事件「把中小企害慘了」。示威者使用暴力破壞社會秩序,嚇跑消費者,很多在中小企就業的人士無法養家。工商界期望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能夠抑制暴力行為,幫助中小企重獲生意。
對於在港設立亞太總部的外資企業,李秀恒認為「他們不會跑」。因為香港有自由貿易體系、低稅收、硬核的金融系統、法律對資產的保護等,「他們也不願意離開這麼好的地方」。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認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令社會趨於平靜,而社會越穩定,各界越有信心發展經濟。投資者是否對某地進行投資,首要的考慮是當地要政治穩定,然後是營商環境、消費力、經營成本等。穩定是首選,大家都最重視這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將《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並實施所謂制裁。商界人士認為,此舉對香港的實質影響不大。而且,內政、外交陷於多重不利處境的美國,除釋出政策恐嚇之外,當下是否願意犧牲眾多美商在港的重大權益來打擊香港市場的獨特地位,仍要打上一個不小的問號。
美國所謂制裁影響香港不大
施榮懷表示,香港是美國錄得最大貿易順差的單一關稅區,多年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受影響,美國是受傷害更大的一方。最重要的是,香港國安法合情合理合憲合法,國家的主權不可受侵犯,不可能因為美國的恐嚇行為而有任何退讓空間,「哪怕它拿出所謂更強硬的制裁措施,我想我們也不能退。」
李秀恒也認為,或許有人因為政治選舉要做事,但這些所謂制裁對美國自身沒有好處,也看不出對香港有什麼大的壞處。
吳宏斌表示,香港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很小,看不到美國任何所謂制裁會影響香港的整體投資環境或投資者的信心。反而很多美國企業倚重中國內地的龐大市場,香港是他們進入內地的理想落腳點。
林家禮認為,美國所謂制裁不會影響香港創科業界發展。香港創新科技已轉型多年,勢頭良好,並且與世界範圍內的很多國家保持多元、緊密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