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我錯過了埃貢.席 勒

2020-07-23

朵 拉

我錯過了埃貢.席勒。如果這是一則微信帖,這句之後會加一個雙眼流淚的貼圖。

懊惱像最近不離口的口罩一樣。罩在我臉上,封住我嘴巴,無論再講多少話也沒用。如今已從捷克CK克魯姆洛夫回到布拉格,又自布拉格到荷蘭,再從荷蘭去到多哈,然後多哈飛回檳城,一共飛了一萬多公里。往後倘若沒有特別重要任務,應該不太可能再花那麼長時間,尚且還得忍受克服時差的痛苦,重新返程布拉格,然後赴克魯姆洛夫,雖然那邊有我很喜歡的埃貢.席勒。

捷克克魯姆洛夫,一個不在意料中的旅程。聽說我要去,歐洲的朋友異口同聲讚好:到了布拉格,沒有理由錯過世界上最美麗的歐洲童話小鎮。

臨時決定克魯姆洛夫的一日觀光。時間過於匆促,毫無準備,沒提前做好每次旅遊出發前的閱讀功課。

跨進小鎮城門,一抬頭便目瞪口呆,彷彿收穫了一個美麗的迷路經驗,這個歐洲中世紀的歷史走廊。到底是停留在克魯毛君主興建的1250年,或是1320年成為羅森伯格家族領地時的模樣呢?更大可能是1602年,來自羅馬帝國魯道夫二世購買以後修建的面貌,或者是之中又有多次轉來換去,不同公爵、伯爵或親王在不同年代以當時的風格建築設計然後保留到今天。 根據資料,小鎮的大部分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築,是十四到十七世紀遺留下來的。這地方曾經隸屬奧地利聯邦州,二次大戰期間被德國佔領,捷克共和國成立後,按照捷克語的拼法,將官方名字取為Krumlov克魯姆洛夫。由於沒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和戰爭的破壞,光陰兀自流轉,小鎮原來特有的樣貌,添加上歲月的痕跡與滄桑,卻因此聞名於世。

捷克的位置在歐洲中部,東邊和斯洛伐克相連,南方鄰居是奧地利,西部銜接德國,北方毗鄰波蘭。風光旖旎,景色秀麗,人稱中歐花園。首都布拉格是到歐洲遊玩的旅人必到之處,到布拉格的遊客一定的打卡點是布拉格城堡。我們在布拉格的時候去走了一趟,感覺城堡內外大街小巷的人潮堪比香港和上海,想要看的是古城堡,結果看到人山人海。

除了布拉格城堡之外,捷克最大的另一個城堡在克魯姆洛夫。不過是隔了一天,抵達克魯姆洛夫城堡,發現旅人零零落落,將蕭瑟的冬日畫面顯露無遺。1989年成為國家文化古蹟,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克魯姆洛夫城堡,共有5個庭院、41棟建築、400個房間、3,500件保存完好的原件傢具、2間圖書館收藏自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的4萬冊書,還珍藏着波希米亞王國的王冠,十六到十八世紀意大利、德國和荷蘭等國名家繪畫作品4,000餘幅,其中最為人讚頌的是當年最豪華的巴洛克劇院,由於年代久遠,一年只上演一次歌劇,主要是巴洛克時期的劇目。 時高時低的山坡路考驗遊人的腳力和體能,石板路兩旁粉刷着繽紛色彩的小屋,還有各式各樣的彩繪壁畫,途經每一家,望着都宛若藝術畫廊。特地從法國巴黎飛來客串導遊的女兒,指着遠處她印象中的彩繪圓柱塔鐘樓說,上回我爬上去從高處眺望,樓梯狹窄而且陡斜得厲害,上去以後可以看見馬蹄形的伏爾塔瓦河把小鎮切割成左右兩邊。

並無刻意安排的隨緣式觀光,也就沒有非到不可的地方,隨意地走停看,教堂、雕塑、古塔、小店、石板路、老橋、舊街、流水,緩緩走到了被周邊七彩繽紛的彩繪房子包圍的斯沃諾斯基廣場。冬天的陽光下一切色彩都帶點灰,其實是蒙蒙的天空不夠明亮,卻還是不得不讚歎滄桑老房子的優雅和漂亮。前次在春天到童話小鎮的女兒說這兒的春天、夏天和秋天,廣場上滿滿是表演的街頭藝人。遊客多如過江之鯽。然而這個清冷季節,就連正在營業的咖啡館和西餐廳也客人不多。廣場擺着不少無人的靠背休閒長椅子,提供遊客休憩閒坐觀賞藝人們的演奏或舞蹈。

下着微雨的冬日,戶外行人稀少,我們佇在廣場東南側,抬頭看一下噴泉和石柱,有一絲好奇,但沒有花時間刻意尋找文字記錄,因為明白就算找到也只能把陌生的捷克文字當成書法藝術觀賞。尤其溫度為1度的低氣溫叫熱帶來人很難適應戶外活動,匆匆行過。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一根為紀念當年在黑死病中丟掉性命的市民而建的石柱。黑死病,在歷史上有3次大規模的爆發。第一次是在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第二次是十四世紀在歐洲的「中世紀大瘟疫」,1347年開始,5年時間席捲整個歐洲,消滅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第三次是在1855年,歷史上傳播速度最快範圍最廣的一次,10年內傳到77個港口60多個國家,全球死亡人數逾千萬。

當我上網閱讀資料時,新冠病毒正肆虐全球,我繼續追蹤「1918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奪走5,000萬甚至高達1億人的性命。」瀏覽時看見我喜歡的畫家名字:「1918年,28歲的埃貢.席勒在懷孕的妻子死於西班牙流感的3天後,染上相同病毒相繼去世。」突然一張張熟悉的童話小鎮風景照片出現在資料中,其中一棟建築物標題為「克魯姆洛夫埃貢.席勒藝術中心」。埃貢.席勒是繼克里姆特之後,二十世紀初奧地利最著名的現代畫家。他獨特風格的作品充滿情色,這在當時受到社會的指責,為了躲避輿論他遷居母親的故鄉克魯姆洛夫小鎮。同樣不被接受,甚至被趕走。曾經宣布不歡迎他的小鎮卻在他死後設立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和藝術中心。

我說我喜歡埃貢.席勒,然而,當我萬里迢迢飛到博物館前,結果是「我來過了,我經過,沒有進去過」,就這樣輕輕擦身而過,沒能親眼目睹埃貢.席勒的原作,真的很懊惱呀!

我在我的微信和臉書帖上,寫了一句:我錯過了埃貢.席勒,然後加一個雙眼流淚的貼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