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反對派議員須走出「總辭捆綁」的「死胡同」

2020-08-14

黃若虹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容許已被DQ的4名反對派議員繼續履職,表明中央以香港穩定為重,顯示了對反對派議員的包容大度。反對派議員理應作出積極回應。然而,反對派議員被激進抗爭派捆綁,不僅正在陷於邊緣化的困境,而且又受到所謂「總辭」激進主張的綁架而難以脫身。事實上,最賣力叫喊要反對派議員「總辭」的人,是那些並非立法會議員的極端抗爭派,這是要把反對派議員逼進斷送政治前途的「死胡同」。這些年來,反對派議員被極端抗爭派捆綁,令香港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他們最終也是受害者,現在是時候認真思考與抗爭派割席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全體立法會議員至少延任1年的決定,是為了確保香港社會的正常穩定運行,讓特區政府和整個社會能夠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當前最緊要的疫情防控工作上。這裏當然包含了對反對派議員的包容大度。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理應對中央的善意作出積極回應。

市民冀立法會與政府運作回正軌

當前擺在香港面前的經濟民生難題頭緒紛呈,亟待同舟共濟解決。香港每日均有數十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第三波疫情仍然嚴峻。香港經濟從去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二季已持續衰退5季,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失業率持續上升。全體繼續留任立法會議員當前的急務應該是:集中精力以立法會議政平台支持抗疫,提速處理積壓的民生法案,落實更多紓解民困的措施,盡快回復社會正常運轉,讓市民在疫情下舒一口氣。

立法會過去4年來,出現冗長發言、瘋點人數等荒謬現象;公民黨郭榮鏗主持內會期間拖拉選舉主席程序,更令內會審議嚴重受阻長達半年之久。社會民生受盡惡意拉布之苦,原因在於抗爭派將政治凌駕民生,反對派議員被激進主張騎劫,拖垮撥款、玩弄規則,導致議會空轉,社會撕裂,香港發展舉步維艱。市民普遍希望立法會與政府運作重回正軌。所有延任立法會議員承擔廣大市民託付,需珍惜服務香港的機會,把支持抗疫、關注民生作為議會工作的重點,回應市民期望,不要再陷入停擺空轉的困局。

「總辭」對於反對派議員來說是「死路」

香港經歷一年的黑暴禍害,社會對溫和理性聲音的渴求越來越強烈。極端激進勢力令香港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提出「攬炒」不得人心。必須指出的是,過去願意講底線、有分寸的「泛民」主流派被激進抗爭派捆綁,任由「攬炒」主張拖着走,正在陷於邊緣化的困境,多位「泛民」主流派的議員在戴耀廷策動的所謂「初選」鬧劇中被迫退場,現在又受到所謂「總辭」激進主張的綁架而難以脫身。

事實上,所謂「總辭」,對於反對派議員來說是一條「死路」:不僅未來一年的人工及相關的財政、政治資源化為烏有,而且可以被認為是不效忠特區,未來想再選會被DQ,這也等於是斷了自己的從政之路。還須指出的是,最賣力叫喊要反對派議員「總辭」的人,並不是「泛民」主流派的議員及支持者,而是那些並非立法會議員的極端抗爭派。許多「泛民」主流派議員雖然嘴裏沒說,但心裏都知道這是要把他們逼進「死胡同」。

反對派議員與抗爭派割席尋出路

這些年來,「泛民」主流派被極端抗爭派捆綁,令香港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他們最終也是受害者。「泛民」主流派是時候認真思考自己的政治前途,與抗爭派割席,走出受極端激進分子捆綁的「死胡同」,在未來一年根據基本法要求履行職責,共同抗疫,與中央和特區政府良性互動,尋求更寬廣出路。這才是符合憲制倫理和民意所向的明智抉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