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林 廣東省社科院特約研究員
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出現「真空期」,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第六屆立法會由9月30日起繼續履職不少於一年,不設限期,直至下屆選舉為止,而第七屆立法會任期維持4年。特區政府隨後聲明,所有現屆立法會議員可繼續留任,也不需要再宣誓。對人大決定看法,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 決定權威果斷正確
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和基本法作出的決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權威性,對香港特區具有不容挑戰的法律約束力,香港社會各方面都必須遵守和落實。在此關鍵時期作出決定,體現中央的決策果斷正確。眾所周知,押後選舉是因為人命關天,必須抗疫優先。但反對派為其政治目的,極力以「陰謀論」將「生命為重」誣衊成「政治操弄」,這些荒謬的謠言將隨着人大決定公布、落實而不攻自破。
二 決定靈活符合實情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表明,延長任期不少於一年的安排,好處是有需要時可以再延長。簡單而言,本屆議員將全體過渡,直至下屆選舉為止。「不少於一年」是預留彈性,慎防明年可能因為疫情困擾或其他突發事情而再押後選舉。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稱,今次的決定只按特區政府請求做原則性決定,其他的立法會運作等細節留待特區政府決定。
至於第六屆立法會可否無限期延長,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履職至第七屆任期開始是「安全的寫法」,不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經常處理同類事情,倘若不幸疫情反覆,明年9月仍持續,原則上是今屆繼續履職。因此延長任期不少於一年的安排,說明若疫情持續嚴峻,有需要時可以再延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既緩和了矛盾,主動權又掌握在中央和特區政府手中。
三 體現中央寬宏大量
關於「真空期」延任議員的資格問題,市民的普遍看法是DQ所有反對派議員。從某種程度反映出大多數港人渴望一個優質高效、無暴力的立法會。讓被DQ4人繼續履行職責,充分體現了中央的大度包容。「政治操弄」一說也不攻自破。押後選舉完全是為了防疫抗疫,為廣大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着想,為確保香港正常穩定運作。這一點,相信廣大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應該能夠看到。
香港目前正處於「三期」疊加時期:經濟發展困難期、社會矛盾凸顯期和政治動盪期。但中央始終關心和牽掛香港,14億內地同胞對香港發生的事情也高度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是香港當前最大危機,齊心抗疫應成為當前香港社會的最大共識,社會各界特別是立法會議員(包括反對派議員)應當好好珍惜機會,放下政治成見,遵循人大決定,繼續履職盡責。
筆者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的密切配合下,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做好防疫抗疫工作,香港的疫情肯定會好轉。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更應該多做利國利港利民之事,少做反中亂港禍民之事;多協助特區政府解決深層次矛盾,不以藍黃立場挑撥建制與「泛民」的關係;多營造合作和諧社會氛圍,少製造、散播所謂白色恐怖、恐嚇港人、煽動抗爭。
只要大家同心同行,香港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重新再出發,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