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大抵是在澳洲呆的時間太長了,思鄉之情日益地濃烈起來,昨夜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裏回到了我的小花園,滿園的玫瑰盛開,蝴蝶蹁躚,桂花樹上和金銀花藤中那幾個空置已久的鳥巢也都裝滿嗷嗷待哺的幼鳥。
我是被夢裏的鳥們嚇醒的。從前在我的小花園裏繁殖後代的都是紅頭鵯,夢裏那幾窩鳥兒長大後卻變成了喜鵲,喳喳地叫着迎面撲來,嚇出了我的一身冷汗。
小時候讀《小鳥天堂》,看到作者筆下的一棵大榕樹能讓鳥兒們自由自在地生存便是鳥的天堂了。後來到了澳洲才知道,這裏真是鳥的天堂。在人煙稀少的野外自不必說,到了人口密集的城市,烏鴉、鸚鵡、鴿子、海鷗等鳥類和睦地與人為鄰,牠們常常在街道上,在人們的腳邊散步,連飛都不願意飛,優哉悠哉地和人一起等交通燈過馬路。露天商場、餐廳裏也少不了牠們的身影,多數鳥兒都比較節制,會向人乞食,吃人們主動遞給牠們的食物,偶爾會主動從人手裏搶走一片麵包或者一根薯條,雖是「突然襲擊」,但其實人們早有準備,亦無傷大雅。
喜鵲是澳洲鳥類中的異類。中國人大多喜歡喜鵲,因為牠的名字就很討喜,似乎天生就象徵着「好運」,所以會有「開門見喜」的說法。而在澳洲,人們寧可開門看見一群黑乎乎的烏鴉,也不願意「開門見喜」。對於在南半球的澳洲來說,9月是春季的開始,這本是一個令人喜悅的季節,然而生活在這裏已久的老澳洲人卻大多有點害怕這個季節。因為,每逢春季,就到了鳥類的繁殖期,在澳洲被稱為「鳥中戰鬥機」的喜鵲們便進入了戰鬥狀態,隨時會開啟瘋狂的戰鬥模式,對人類進行攻擊。喜鵲的「戰鬥」狀態瘋狂到了什麼地步?除了澳洲媒體會紛紛發布官宣提醒大家對喜鵲的攻擊務必小心,就連澳洲政府的官網亦貼出預警告示告誡人們:只要發現你經過的路上有喜鵲出沒,不要試圖正面和牠相遇,能繞路就繞路......
本呆記憶裏的中國喜鵲體積比一個成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而澳洲喜鵲正常的身長就已經在30公分左右了。後來在網上看到澳洲網友的「訴苦大會」,有的說自己戴着頭盔騎單車被喜鵲把頭盔啄破,有的在家好端端地看電視,被喜鵲從窗口衝進去「搧了一記大耳光」,有的只是不經意地路過有喜鵲窩的大樹底下,便被喜鵲們啄得頭破血流,最可怕的是還有小朋友被啄中眼球導致一隻眼睛失明......除了人類,澳洲國寶考拉(樹熊)因為走路慢吞吞,常常被暴躁的喜鵲啄得滿腦袋都是包,連那些和喜鵲有遠親關係的烏鴉也難逃厄運,被啄得哇哇大哭着滿天飛舞,驚惶逃竄。
據說喜鵲有非常強的「人臉識別」技能,牠們會記住自己啄過的「敵人」,所以一些「黑仔」每年都會被同一隻或者同一群喜鵲盯着不放,啄完又啄。然而到了魔幻而神奇的2020年,新冠病毒雖然成了澳洲人的威脅,卻也成了他們在某些方面的救星。
因此,春天來臨的時候,在澳洲戴口罩的人明顯地多了起來:病毒被隔離在口罩外,喜鵲也認不出牠啄過的人了。
(澳洲漫遊記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