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指出,「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對於企業來說,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都十分必要,兩個市場亦需要相互促進,相互支持。
「雙循環一直是企業致力發展的道路」,達倫特集團董事長王立新表示,儘管今年受到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大環境影響,「但因為我們早早就開啟了雙循環的準備以及運作,所以影響是在可控範圍內,機遇仍然大於挑戰。」據他介紹,公司1997年在內地成立,2007年起在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打擊下,順利突圍,在東盟、歐盟等地建立起海外基地。
供應鏈趨完善 提升效率
王立新談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了「內循環加速」、「雙循環持續並舉」來形容,今年的大舉拓展內銷市場,在王立新看來同樣是在為國際市場做準備,他坦言,「國內市場使得我們供應鏈更加完善,有了自動化研發專利,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設備,較原來生產效率可以提高50%以上,亦有益於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道路中,把握更多的優勢。」
另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雙循環下,可有效相互支持。王立新對此深有感觸,「我們不僅在內地開設基地,還在法國建立了調香工作室,在歐洲、泰國開設了工廠,原計劃今年在美國再加設品牌營銷中心,但由於疫情擱置了,但由於在全球多地都有設備,所以,我們整體的運轉並沒有停止。」
鳳凰自行車同樣積極把握雙循環節點,做到國內、國際市場的雙線飄紅。「疫情正在改變大眾的生活方式,自行車已經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當下高速增長的國內、國際市場規模正在推動兩輪產業經濟的蓬勃發展。」鳳凰負責人亦認為雙循環可以引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受惠電商 自行車賣多一倍
鳳凰近期的業績亦很好地體現出雙循環的經濟成效。國內市場上半年得益於電商渠道,公司線上銷量同比增長57%;加之疫情喚醒學生車市場,上半年學生車板塊銷量同比增長118%。
「疫情中海外大型電商的需求同樣如國內般旺盛,電動自行車的需求量激增,隨之鋰電車的訂單量水漲船高。」,鳳凰負責人表示,正是在國際市場上看到鋰電車已成為未來市場的發展主流,公司已着重進行鋰電產品的研發開拓,今後在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中,會繼續全力以赴,力爭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