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緣聚香江 中聯辦員工之窗】修身抗疫

2020-09-16
■疫情期間市民在中山紀念公園鍛煉健身。 作者李旭鴻 攝■疫情期間市民在中山紀念公園鍛煉健身。 作者李旭鴻 攝

行財部 李旭鴻

香港疫情持續嚴峻,自7月初暴發的第三波疫情形勢嚴峻,每日確診數字居高不下。特區政府呼籲全城同心抗疫,盡快遏止疫情。在中央支持下,香港病毒檢測能力大幅提升,擴大特定群組檢測計劃、展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對於我們生活在香港的個人,自己做好本分,嚴格遵守政府管制規定, 「我自律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 ,修身抗疫,增強抗疫能力,保持身心健康,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抗疫。

如何修身呢?國學經典《大學》給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是「即物窮理」,在具體行為中增長見識;「致知」是在實際行動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誠意」是求知明理的基礎上誠實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種「未安」的情緒,保持心靈的寧靜。疫情期間,正好社會活動應酬少,時間相對多些自主些,疫情期間修身,我個人總結為四個字「動靜內外」,均可以有助於實現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動」:生命在於運動。疫情期間無論是居家辦公還是集中辦公,工作依然是繁忙的。工作之餘,堅持運動,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也有利於保持良好心態,維持身心健康。保持一個鍛煉的習慣,每天三五分鐘都可以。很多朋友跑步、游泳、健走,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都很好。對於經常鍛煉的朋友來說,建議疫情期間升級為系統性的鍛煉,有氧運動與力量運動結合,可以減脂增肌並提高代謝水準。我青少時期經常練習跑步和競走,工作以後,也堅持踢球,跑步,又練過太極等運動。疫情期間繼續系統進行肌肉阻力訓練與跑步有氧結合的運動,收到了減脂增肌和提高代謝水準的好作用。堅持運動後,人也一天當中充滿了精神和活力,感覺任何工作中或生活上的困難,都打不垮我們,壓不倒我們。對古人講的「修身」齊家也有了新認識,健身就是在「修」身,長年累月的汗水雕刻肌肉,修剪體形,磨練意志,修身修心、內外兼修,知行合一,肌肉與力量在增長,意志和體質在增強,信心和耐心得到錘煉。

「靜」:寧靜致遠。文武之道,一動一靜。既要運動,也要靜安。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在繁忙的時候,保持心態的平靜與從容。疫情期間,無謂或者被動的社交應酬都減少了,每天都可以抽出時間讀書讀報,或者寫作著文,或者做些專題研究,或者散步獨處,靜心思考。研究發現,我們的心臟在全神貫注的時候,無論讀書學習,還是潛心工作,會處於一種「心流」狀態,一種愉悅的狀態;心臟會分泌出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物質,能夠殺死癌細胞,所以沒有發現心臟得癌症的。現代科學也證明了古人講的「靜以修身,靜以養心」的深層道理。

「內」:向內求心。《六祖壇經》上說: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若能讓心清淨下來,當下就是淨土,人間就是淨土。每日飲食,一日三餐,各類食物保持均衡,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堅持進食良好時間習慣,早中晚三餐,讓身體處於一個營養夠用,但不過剩,不加重身體器官負擔的一個狀態。隨年齡增長骨密度會逐年降低,鈣會流失。日常注重補充一些鈣類的或者含鈣的食物,每天都有十來分鐘戶外運動或曬太陽幫助鈣吸收。同時,傳統文化知識、現代科技文明的精神營養也要吸收,補足精神之鈣。

「外」:外化於行。「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在中國正統文化的傳承當中,這四個姿態也是被古人所稱道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善於養生、很有修養的樣子,體現出威儀肅穆、修煉有素的形象。這十二字要訣,既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也是一個健康的習慣;對於上班族和打工仔來說,工作時保持良好的舉止和姿勢的習慣,能夠減少頸椎、脊椎、腰椎、膝蓋以及手腳部的很多職業病,也有助於身心健康。在外運動,防曬傷,防凍傷,防意外事故。注重保持整潔得體的儀容服飾。衣蚖P髮型要和年齡、職業與時代相適應,體現個人的素養和品位,會使得整個人都顯得精神,比實際年齡更年輕,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心態。

習近平主席曾在多次講話中談及中華民族仁人志士有蚇@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數人追隨宋代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千萬人感動於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秉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為國家民族不懈奮鬥。而當前疫情還在繼續,我們依然要繼續強壯體魄,文明精神,修身修心,將健康向上之價值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抗疫中提升自我,豐富人生,讓生命之花在雨雪風霜的磨礪之中頑強綻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