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播「獨」是推學生進死胡同

2020-10-09

黃均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會長

教育局指一名小學教師因在教學中宣揚「港獨」而取消其註冊。這是回歸以來首次有教師因教學不當而被除牌,對於有教師因為個人政治取向而逾越教育專業底線,喪失教師資格,實在令人痛心;同時亦印證了筆者一向的主張,即「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是正確的。

教師被「釘牌」,意味着終生不能踏足校園工作。傳媒其中一個焦點,是這樣的刑罰是否過重?教育局表示,涉事教師的整個課程設計是帶領學生走向「港獨」。筆者認為,向學生散播「港獨」信息、宣揚觸犯國家民族底線的理念,非但不符合基本法下香港特區的憲制和法律地位,教師的行為也嚴重違反專業操守,理應受到譴責及懲處。

從教育局披露的資料看來,今件事件是嚴重的,因為事情並不只局限於網上流傳的一張工作紙,而是牽涉整套校本課程設計。若是一張工作紙,只涉及一位老師和一班學生,而校本課程則是有計劃、有設計的教案,一套完整的教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內容,以及評估方法。校本課程指揮的是一批教師,影響的是全級學生,而且可以年復一年去教。此課本編寫者就是「制獨」者,而按此課程施教的老師是「播獨」者,因此,是次受最嚴厲處分的人,是課程設計者而非執行者,是理所當然的。

就今次事件,有人說教師是以「港獨」為例子帶出「言論自由」,亦有認為是以「言論自由」作為切入點帶出「港獨」。誰對誰錯,孰是孰非,只要公開整套課程便一清二楚。事實上,在教育專業上,教師需要因應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與內容,小學生與大學生的教法明顯有別,更何況「港獨」和「言論自由」在成年人中已爭論甚烈,況且「港獨」和「言論自由」既無必然關係,卻要小學生表態,這不是洗腦式教育,又是什麼呢?

無可否認,「港獨」是一個敏感題目,也是不能逾越的紅線,老師沒有必要主動去談論,即使要解惑,作為教育工作者,也必須引導學生認識「港獨」是犯法的,是死胡同。正如討論吸毒等課題一樣,教師不能只談利與弊,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對與錯,結論必須引導學生走向正面,這些元素也必須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中體現出來。

教育專業是保護學生而非保障教師,從保護學生利益的角度出發,即使教師有不同的政治取向,但宣揚「港獨」等同把學生推向不歸路,萬萬不可為。然而,號稱「專業」的教協,不但沒有譴責失德行為,還千方百計予以包庇、尋求開脫,護短不護幼,既是對教育專業的褻瀆,也是對教育專業的踐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