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規模近170億 消費用戶破3億人
貴族宮廷風格的Lolita裙(又稱Lo裙)因炒作而價翻10倍,數千元(人民幣,下同)的漢服頭飾可賣到2萬多元,JK制服(即日系女高中制服)20分鐘便賣出30萬件......這些通稱為「二次元」服飾的物件,看似「小眾」,然而實際上卻是一個不小的市場。有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二次元服飾買單,包括Lo裙、漢服、JK制服等在內的二次元服飾市場規模或接近170億元,消費用戶已超過3億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二次元服飾熱度依然不減,近日以Lo裙為主題的上海AP茶話會,價值680元的門票竟「一票難求」。■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
二次元服飾泛指與二次元IP和泛二次元相關的服飾產品,例如Cosplay服飾、二次元IP授權聯名服飾等,隨着受眾不斷擴大,包括Lo裙、漢服、JK制服也被納入泛二次元IP歸類中。據IT桔子的報告顯示,二次元服飾的受眾以90後、95後為主。今年1月至8月,網絡上「Lolita裙/洛麗塔裙」關鍵詞搜索量(體現市場價值和潛在購買力)同比上漲220%,訂單量同比上漲44%。
有需求就有炒作。二次元服飾也有炒賣市場,炒賣從Lo裙開啟。這種類似貴族裝、宮廷裝又帶有洋娃娃服等元素的服飾,經過動漫、遊戲等渠道傳播,逐漸形成了「Lolita Fashion」(洛麗塔時尚),數千元的Lo裙最高曾被炒至十萬元。如今「炒裙」早已不局限於Lo裙,亦包括漢服、JK制服以及相關飾品等。
中村十字裙 曾炒至十萬元
「我入圈是比較早的了,多年前Lo裙還不火,在內地連實體店也很難找到的。但現在就不同了,基本上在街上逛街都能碰見一兩個,我們平時還會組織聚會,Lo裙也漸漸被更多人接受了。」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Lo娘」麼伊,通過漢服圈接觸到了Lolita服裝,從此便成為Lo娘中的一員。記者見到她時,她特意穿上了第一套入手的Lo裙,這是在2012年還是高中生的她通過兼職加省下零用錢購買的,價格約3,000元左右,也是她最喜歡的Lo裙之一。在工作後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Lo裙這個愛好也一直延續。
麼伊經歷了最火爆的炒裙時期,也在疫情後因折扣購買不少折價裙。「以前很火的一款名叫中村十字的裙子,初售量少,裙子出來後大家都覺得好看,就有人去炒作。」她說這款原到手價約5,000元左右的裙子最高曾被炒至十萬元。因為人氣太高,製作公司幾年後再推出,不過卻迅速貶值,如今部分二手交易平台上掛牌價格幾乎都在1萬元內,幾與售價持平。而另一套差不多價格的「海月姬」,據透露亦曾被炒至8萬元以上,如今價格亦不再虛高。
神款紛再版 炒作價值暴跌
對於炒家來說,疫情的到來絕對是極大的打擊。以今年9月在上海進行的AP茶話會發售的限量款Lo裙為例,「這次茶話會的限量款草莓裙是2015年的神款(指特別受歡迎,在同好間交易時價格遠超原價的款式),另一款小寶石裙曾經被我們稱為百萬神款,炒作熱度極高,如今再版了價格卻沒有變,那麼對於高價炒裙的人來說就虧本了。」麼伊告訴記者,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品牌高價裙都在打折,業內知名品牌AP和Baby也都開始高折扣售賣部分款式。 以近期入手的「摘草莓」和「Shanghai Doll」為例,「摘草莓」原價1,400元,後來炒高一倍;「Shanghai Doll」作為上海門店開業限定款,原價2,500元左右的款式被炒至3,500元。但如今全部再版,也意味着炒作價值不斷下降。「可以這麼說吧,以前炒翻倍的裙子幾乎都再版了,我們所說的『Lo股』,早已暴跌了。」
愛好者轉炒漢服JK制服
價格雖然不再瘋長,但Lo裙的購買量與搜索量近年來仍飛升。返利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網絡電商Lo裙購買/搜索量同比增長1200.56%,漢服亦同比增長290.46%。今年出現疫情,但返利網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漢服」關鍵詞搜索量同比漲58%,訂單量同比下降66%;「Lolita裙/洛麗塔裙」關鍵詞搜索量同比漲220%,訂單量同比漲44%。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1年漢服產業數據調查、用戶畫像及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漢服愛好者數量有204.2萬人,同比增長72.9%,2019年銷售額達14.1億元。IT桔子的報告則指出,2020年包括Lo裙、漢服等二次元服飾市場規模或接近170億,總體用戶將超過3億人。
麼伊說,不少原本炒作Lo裙的炒家如今開炒JK制服,「2019年炒Lo裙最火,今年很多人開始炒JK制服。」不過她說,炒賣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希望業界盡快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