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加快城際鐵路建設 聯通兩地機場雙贏

2020-10-15
■圖為香港西九龍站。 資料圖片■圖為香港西九龍站。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習近平主席昨日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提出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有專門研究交通問題的學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加快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對區內經濟發展有好處,並建議兩地政府重新考慮興建連接香港與深圳機場的跨境鐵路,有助兩地機場互補不足。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表示,加快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對區內經濟發展有好處。如果要着手提升,可先加強連接兩地機場的鐵路,他指出香港國際機場的容量有限,尤其是內地航點不夠深圳機場多,即使三跑系統落成後,情況亦難有大幅改善,「爭得最多的一定是大飛機,有些航點未必夠客量,只能用小飛機。」

至於其他跨境鐵路項目,則需要更多時間研究其成本效益,「香港現時已有三條連接深圳的鐵路,當中高鐵通車時間尚短,現時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停運一段日子,未有足夠數據知道是否有足夠客量支持,可以等之後再研究。」熊永達補充,香港現時尚未有鐵路連接珠海,認為若要再興建新的跨境鐵路,最理想的設計是經港珠澳大橋前往珠海,惟未知大橋設計是否可以負荷鐵路行駛。

交通物流先行 制度完善一體化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則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面積細,整個鐵路網絡不足100公里,客量早已被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鐵路系統超越,期望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可以帶動鐵路行業的人才需求,令從業員的工資有更大上升空間,從而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科技研發中心行政總裁黃廣揚表示,要做到服務業與市場一體化,必須要由供應鏈與物流做起,「要成為現代化國際物流基地,必須要有產業基地、服務業國際關係與科技結合,這正是香港與深圳可互相合作的地方。」他認為,香港的強項則在於服務業的國際關係與經驗上,但由於只屬傳統物流樞紐區,需要有產業基地支撐,深圳正正具備產業基地,彼此合作是天衣無縫。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前海過去長期扮演一個制度創新的先行示範區,例如前海試用了「兩個制度」,認許香港特區發展局的認可建築及工程業界人士可不需領取內地住建部的牌照下執業,已經是一個制度創新,其後CEPA更已將之推到大灣區;「港人港稅」政策也是在前海先行先試,去年再推展至大灣區。相信深港未來有更大合作空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