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最亂美國大選」深度揭示「美式民主」本質

2020-11-05

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去年香港「黑暴」肆虐期間,許多臨街商舖用圍板自保的景象,竟然在美國多個城市出現。美國的權力中心白宮外也嚴嚴實實豎起了一圈柵欄,以防發生衝擊事件。特朗普支持者狙擊拜登支持者,也如同香港的「黑暴」一樣,美國的電視熒屏屢屢播出百姓恍似在內戰中購槍防身的畫面。有評論認為,這是「美國史上最亂」的一次大選。也正正給全世界上了一堂政治課,使大家更清楚看到所謂的「美式民主」的本質就是不民主,就是一場為利益集團服務的金錢遊戲。

香港人看美國大選,自然不會忽視與香港的相關部分。有趣的是,蘋果日報也加入到製造抹黑假材料的行列,黎智英的「頭馬」、美籍人士Mark Simon參與炮製一份關於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兒子亨特(Hunter Biden)在中國做生意的64頁調查報告。當被揭發造假後,黎智英承認其助手有參與事件。如所周知,黎智英做新聞就是以「假、腥、色」起家,旗下媒體因此上法庭不計其數。但是,如今造假造到了美國大選,抹黑材料搞到了美國候選人頭上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到這次美國大選的手段骯髒,兩個候選人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為了勝選無所不用其極。攻訐詆毀,隔空罵戰,社會混亂,族群撕裂,以及示威、抗議、衝突、騷亂頻發,正正伴隨整個美國大選年。

「美式民主」實被金錢政治操縱

為什麼這一回美國大選演變成為「史上最亂的一次」?自然,新冠疫情的襲擊,經濟的大幅衰退,種族矛盾尖銳化,特朗普鍾情「赤裸裸」表演、不喜虛偽掩飾的個人特質,都是構成亂局的原因。然而,這可不是各種偶發因素的集納,應該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歷史的趨勢。

特朗普和拜登9月29日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之後,歐洲盟國劣評如潮。《紐約時報》引述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家斯佩克談話指出,最終勝敗當然由美國選民裁奪,「但在歐洲有個共識,美國正在失控,這場辯論就是美式民主崩壞的指標。」其實,特朗普不過是撕下了「美式民主」 虛偽的文明外衣,還其金錢政治的本來面目。

美國一向自詡為民主的「燈塔」,宣稱人民擁有參與公共事務、選舉和監督政府的權利。但現實情況是,大批民眾的民主權利只是個表象,實質是被金錢政治所操縱。選舉淪為金錢遊戲。選舉的本來目的是表達選民意志、確定政策方向和選擇合格的領導者。但是,在金錢的魔力下,民主選舉實質是富人階層的「獨角戲」。金錢深深植根於美國選舉的各個環節中。沒有足夠的金錢,根本無法參加競逐任何重要政治職位。21世紀以來,美國兩黨大選費用從2004年的7億美元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66億美元。今年特朗普和拜登以及參眾兩院議席的競選經費,雖然還沒有精算下來,但是達到歷史新高則是無疑的。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贏得一個參議院席位的平均成本為1,940萬美元,贏得一個眾議院席位的平均成本超過150萬美元。高額的選舉費用大大提高了參選門檻,排除了絕大多數人參加競選的可能。只有少數有能力籌集大量競選資金的人,才能加入美國政治選舉角逐。

豪奪海外利益轉嫁國內矛盾

事實上,美式民主的金錢政治本質,是制度使然。美國從不諱言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美式民主是實現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形式,因此必然為資本家利益服務。為此,美國設計一套精巧的選舉制度,以保證那些讓富人滿意的人當選。進入當代社會,大眾傳媒更為金錢控制,富人通過資助競選經費的方式挑選合格的政治代理人。美國的兩大黨,實際是不同利益集團的代表;他們的利益的一致性大於分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美國作為世界的超級霸主,可以通過政治、外交、軍事和經貿、金融等各種手段,在全球巧取豪奪獲得大量的海外利益,並且分出一部分用來調節國內富人與窮人之間、不同種族之間,以及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差別和矛盾。由於有了來自海外利潤、資源和財富的「潤滑油」,使得美國的統治者比其他很多資本主義國家有更多用於緩和內部矛盾的「奶酪」。這,也是美國國內長期較為平穩的原因。

然而,全球在變動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呈現新興力量在上升,守成大國停頓不前,甚至企圖用阻擋新興國家發展來維持既有地位。特朗普執政以來所表現的霸凌主義,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發展的絆腳石。同時,他對新冠疫情處理的反科學態度,致使病毒肆虐,超過900萬美國人染病,20多萬人病死,並引致經濟衰退,失業增加,社會矛盾激化。

海外「奶酪」的減少,特朗普不得不超額發債度日,這也使世人更看清美式民主的虛偽。昨晚有消息顯示特朗普或可保住大位,不過,他依然要面對一個爛攤子,如不改弦更張,調整內外政策,將會繼續成為歷史大笑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