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課上講解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可持續發展,同時跟學生分享一齣數年前以林業為題的日本電影。電影講述一個東京青年,誤打誤撞參加了護林員培訓課程,要到深山一條偏僻村落實習一年,其間由不適應及厭惡,到後來深深愛上這片山林及認同其價值觀。
其中有如下片段:
師傅向實習生介紹面前茂密的杉樹林,指出現在作業的範圍是祖父時代栽種的,另一片生長中的則是父親時代種下,如今則在又另一面栽培樹苗,待百年後的子孫收成。
實習生之後又跟師傅參與木材拍賣,見到可以賣到高價,大感驚訝。師傅解釋:「多虧祖上在100年間修枝、間伐、 悉心照料,才造就這樣的樹。」「砍一棵杉樹就80萬日圓,把整座山砍了, 那不成了億萬富翁?為什麼還要開輛殘舊的小貨車,開名車去啊。」小夥子嚷蚖﹛A結果換來師傅的當頭棒喝:「只為考慮自己活荇伬啋漕ヾA把祖先種的樹全部賣了的話,我們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怎麼辦?100年就到頭了。所以要繼續種苗木,再好好養大它們。」
這些觀念,跟現代推崇的普世價值──可持續發展不謀而合。聯合國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WCED)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我們的共同未來》,1987)這個道理其實顯淺不過,惟因後來我們的慾望不斷膨脹,向大自然苛索無度,將祖先遺訓拋諸腦後,方致今日惡果。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已有重視生態平衡的思想。例如孟子說:「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又有「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呂氏春秋》)。記住這些古訓,認真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拾和諧協調,則永續發展可期。
現今的生態保育工作,正是這些觀念的體現。例如漁業每年均訂「休漁期」,其間暫停出海捕魚,好讓魚類繁衍,生生不息,海洋資源就可以取之不竭。漁民亦有共識,捕捉到細小的魚,會放歸大海。又如挪威人築堤治河,必預留水道,令三文魚可以返回上游以產卵,不斷繁殖,挪威經濟其實亦有保障。
在環境問題愈來愈嚴峻的今日,這些觀念實在不可多得,值得大力推廣。重視生態平衡,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正是可持續發展的真諦 。
百年神木要靠幾代人辛苦投入,接力維護方能茁壯成長。漫山的杉木無疑價值不菲,但一下子就將森林砍個清光,今年收入當然十分可觀,但來年,甚至往後的子孫靠什麼維生呢?只有適當有序地伐林,同時又不斷植樹,令森林一直生生不息,杉樹長砍長有,就可兼顧到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個向度的需要,切合可持續發展。 ■劉尚威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