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粵劇的古尾

2020-12-13

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出品的首部紀錄片《戲曲》記錄戲棚上演的「天光戲」;凌晨時分,演員在台上演獨腳戲,台下觀眾席空無一人。石琪先生在「《戲棚》的特異與不足」一文引陳守仁教授的說法:「現在只有少數神功戲保持做天光,無人看也為神演唱」。其實,昔日「天光戲」除了酬神外,也和當時交通不便有關。

清人徐珂所編《清稗類鈔》,描述晚清廣州戲園的演出慣例:「晝則演正本,夜則先演三出頭,再演成套,演至天明,又演一尾戲,曰鼓尾。」

「愛書堂」網站有一段標題《粵劇日夜例戲中之角色規定》(作者不詳)的文字,其中有關「鼓尾」(又作「古尾」)的解說如下:粵劇在夜場當中,除了演完「出頭」劇本外,又有所謂「古尾」。「古尾」類似獨幕劇,全部省去大鑼大鼓,只用簡單冷靜的音樂拍和。劇目約有《送燈》、《嫁女》、《戲叔》、《賣胭脂》、《阿蘭賣豬》等 。因為廣州市在未拆城前,入夜後,城門便即關閉,觀眾來往不便,所以不得不演至天明,才告完場。至於鄉村間,亦多有設街閘,人們觀劇,到了午夜時分,就不便回家,更非通宵流連在戲棚中不可。因此,必要在演完「出頭」後 ,用「古尾」拖延時間了。不過,「古尾」的演員,多由配角承之,正印老倌,早已休息,這就是往日粵班中,有所謂「包天光」的由來。民國以後,人事日漸殷繁,時間務求經濟,都市開演夜戲,規定十二時便須停止,過此恐擾人清夢,「古尾」兩字 ,在粵班中,已成為歷史名詞了。

至於「鼓尾」一詞的由來,是「當戲劇還未上演的時候,先有所謂發報鼓的,那是先擊鑼鼓為前奏,一方面號召觀眾入座,一方面催促演員化妝,更所以預示演劇時間 ,快將開始呢。」在劇本方面,多演大排場十八本的,後來各部門人事,隨時代環境而有改變,新劇編演亦日漸繁多,古腔舊調多被嫌棄。至於唱曲方面,則多用平喉。道白方面,多用口古;明白通俗,平易近人,一洗以前戲棚官話之習。但往日的左撇霸腔,牌子古調,蒼涼慷慨之音,漸漸退跡舞台。

《戲曲》記錄了本地神功戲還有「天光戲」的演出,也證明香港粵劇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努力。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