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專業樂迷」 郭小寒:我眼中的音樂故事

2021-01-12
●郭小寒●郭小寒

曾在內地熱門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擔任專業樂迷的郭小寒,因為對中國民謠和搖滾有蚇W特的情感,在疫情期間寫下了《沙沙生長》與《生而搖滾》兩本書。她曾以文化記者的身份,採訪過眾多中國民謠領軍人物,曾擔任野孩子、周雲蓬、萬曉利、小河等的演出經紀人,和他們一起走江湖;後又以互聯網平台創業者的身份,與陳鴻宇、程璧等新一批音樂人共事,也經營了自己的Livehouse--樂空間。她作為一名觀察者與親歷者,把過去的音樂故事娓娓道來,同時也觀察荅}圈、追星文化、直播等等對獨立音樂的影響。

早前,郭小寒做客鄭州松社書店,為讀者分享了她的兩本新書《沙沙生長》與《生而搖滾》,並接受了香港文匯報記者的專訪。●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通訊員 郝艷霞、張恩雨

《沙沙生長》記錄了中國民謠三十年的發展與變遷,是中國民謠的走唱錄,郭小寒以在民謠領域的工作經歷和自身改變為原點出發,用樸素和直白的筆觸把中國新民謠劃分成三個階段,「一是以高曉松、老狼、小柯、沈慶等為代表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校園民謠,他們是學院派和唱片工業的精英。二是以野孩子、小河、萬曉利、周雲蓬為代表的城市新民謠,他們是清苦的都市異鄉客。三是以宋冬野、馬慼B陳鴻宇、程璧、好妹妹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時代的新民,他們是自由生長的新文化IP。」這些民謠相關的歷史與記憶是一個時代的切面。

《生而搖滾》則講述了中國搖滾二十年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講述了13支中國樂隊,比如新褲子、痛仰、Joyside、刺蝟和木馬等的搖滾人生;他們輾轉演出的D22俱樂部、School酒吧以及無名高地酒吧等搖滾文化繁衍地的故事以及中國搖滾文化的發展脈絡。

搖滾與民謠

郭小寒說,與民謠不同,搖滾更像是命題作文,隨茖漵u《樂隊的夏天》的播出,她看到獨立音樂開始破圈,但大眾在綜藝節目了解到的不是搖滾樂的全部,只是娛樂化或經濟化的一面。「自己是和搖滾樂在同一場域生長起來的,所以可以用比較客觀的方式給大家梳理一下這些樂隊的成長背景和故事以及創作的過程。」

郭小寒與搖滾樂結緣是因為十分偶然地借了同學的磁帶,從此在搖滾樂塈鋮鴗F自我。有些人會天然長成比較非主流或者比較另類的樣子,跟大眾是不一樣的,郭小寒就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場域,而郭小寒這樣「另類的」人屬於搖滾樂,郭小寒說:「搖滾樂就一直給我一個很堅硬的骨骼,是很包容的一個包裹我的東西。我不覺得搖滾樂是另類的或叛逆的,因為我本身就是叛逆的,所以在這個領域堶情A我是被接納的。」不僅如此,通過對搖滾樂了解的不斷深入,郭小寒也會對倫敦、紐約同時期的詩歌與電影等流派產生嚮往,「搖滾樂打開了我課本之外的東西。」

不同於搖滾需要彼此的磨合,郭小寒認為民謠更多是個體情感的抒發,無論是質樸還是廣闊,都自帶時代的濃重記憶,民謠是自由和自我的,它來自民間的自我抒發和表達,充滿了人的溫度和角度,甚至可以說它是有偏見的。郭小寒說,「所有的這些東西,對我自己形成價值觀和對一些事情的判斷是有很多影響的,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廣闊,很吸引我的是像比如說老周、小河、曉利他們的自己經歷,這個經歷是我的父母以及同輩人沒有經歷過的,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性格以及看世界的眼光。」

書寫別人 反思自己

疫情期間,不同於大多數人因為恐慌而開始讀有關病毒方面的科普類書籍,郭小寒說,她需要一些安靜的文字和電影來獲得情緒上的安慰,「通過看一些講述平淡生活的書和電影,來找到一種平淡有序的生活樣本,從而支撐自己在焦慮的狀態下安心地生活。」隨後,她希望通過寫作去梳理一些身邊的人和故事,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力量和對生活的一些思考,通過觀察別人的生活,從而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反思。

尤其是在《沙沙生長》中,因為跟那些民謠樂手更熟,所以郭小寒記住了很多生活的一些細節,包括他們面對困難或困境的一些解決方式,「這本書不像大作家那樣會考慮文學性和時代性。」郭小寒說,她更喜歡樸素、直白、簡潔的寫作方式,沒有很多技巧性的或者是嬌柔華麗的東西,我沒有在為時代寫什麼,也沒有在著書立傳。」郭小寒其實就是想借這本書給生活中的人們一些平靜和從容的力量。

作為一名Livehouse的主理人,郭小寒提到了疫情對線下表演的影響,由於這種現場的演出是人群最聚集的地方之一,「因此帶來的打擊也是巨大的,前半年大家都是燒茼菑v的存款過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很殘酷的優勝劣汰,留下來的肯定是家底厚的,留不下來的也就淘汰了」。郭小寒說,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留下來的基本上是設備好、管理專業與先進、運營健康、儲備基金充足的,在這一輪之後,會更謹慎地去經營自己,這有利於整個業態的良性發展。但不利因素是,海外的樂隊進不來,「雖然由於綜藝節目使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Livehouse,但他們不是Livehouse埵蛣M成長的人群,之前沒有與海外樂隊進行過對比,這種封閉的狀態會造成認知的偏差。」

線上要做「眼球經濟」

線下演出是「本能」

直播是2020年的一大熱詞,很多品牌和個體通過直播打開了疫情常態化之下的新型商業方式,談及直播對獨立音樂整個業態的影響,郭小寒認為大家在面對一個新的情況時,不是去抱怨,而是去嘗試,本身這種態度和韌勁是好的。

郭小寒覺得線上演出和現場演出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音樂人來講,你的表達模式如果是線下空間的交流,那麼它更多是物理上的聲壓和氛圍,而線上演出更多是視覺的,它主要是眼球的刺激。「線上演出需要去做眼球經濟,需要非常好的視覺和燈光,由於很多人關注的是線上演出的樂手特寫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它就會有一些橋段和表演的成分。但是線下的演出則是非常本能的,音樂帶茪H走。」

隨虓n滾的不斷破圈,在獲得極大關注的同時,飯圈化和商業化也席捲而來,面對改變,郭小寒以一種辯證的心態去看待當下,她用從民謠和搖滾媥ヮ鴘澈觀與包容見證獨立音樂的正當時。

面對飯圈對樂隊的衝擊,郭小寒認為飯圈是一個餵養的模式,他們欣賞的是本來就好的顏值和技術或追某人時的一種刺激。但搖滾樂天生就不是餵養出來的,它有更深邃和更融合的部分,「包括獨特的、沒有那麼普世化的審美和價值觀以及頑強的生命力,你不能說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它就是一個沿襲下來的一個東西。」郭小寒說,這兩種文化是完全不同的環境生長出來的,碰到一起會有衝擊,「慢慢這些人會流失掉,他會去追別的新的東西,真正看演出的人還是會留下來。」

在回答《樂隊的夏天》是否有劇本時,郭小寒直言對於這樣一個商業的綜藝節目來說,有劇本是正常合理的,因此在被問到商業是否會對音樂純粹性有所影響時,她回答說文藝和商業是完全不矛盾的,「用合理化的商業去做文藝或者是做獨立音樂,它會有獨特的美感和質感。我從沒有排斥過商業,在商業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個東西不僅能解決工作的問題,它也能解決生活的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