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青年議政】通識教育須回歸初心

2021-02-04

陳曉鋒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 就是敢言執行主席 法學博士

通識教育的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香港在2009年推進教育改革,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主軸,以「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為定位,推出了通識教育科,以配合全球化帶來的新挑戰。

然而,香港社會違法暴力日益嚴重,青年問題突出,都與通識教育有關。甚至連當初推動通識教育的前特首董建華也承認科目徹底失敗,是導致年輕人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

通識教育課「異化」,政治化,背離了香港教育需要培養「一國兩制」事業接班人的初心。以通識教育強調的所謂「批判性思維」為例,把通識教育變成政爭工具,在中小學生心智未成熟的時候,要學生多談時事、批判社會、參與政治,甚至還通過參加「六四」燭光晚會、街頭遊行、抗中反中活動等修習學分。這種潛移默化的「洗腦式」教育,破壞學生品格,製造思想混亂。在反修例風波中,街頭暴力、無底線「攬炒」、中大變成「暴大」,這些亂象正是通識教育鼓吹「公民抗命」、「違法達義」的後果。

通識「異化」還造成更大的傷害,就是令香港年輕一代對中國歷史文化冷漠反感,「去中國化」等,缺乏對國家民族和國民身份的認同。

通識教育改革不應該小修小補、小打小鬧,必須回歸初心,才能為香港培養具有主人翁意識的「一國兩制」事業接班人,讓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作出應有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