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時事梓引】運輸署制定政策前需聆聽民眾的話

2021-03-24

李梓敬

政府任何施政均需要看清大局,掌握民意,尤其是地區事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就如運輸署去年底提出取消銅鑼灣利園山道及白沙道的行人專用區、恩平道由單線變成雙線單程行車、將恩平道的士站遷至蘭芳道,並將利園山道改北行。

現時利園山道及白沙道實施部分時間行人專用街道,由周一至五下午7時至午夜12時,周六、日及公眾假期由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運輸署稱,利園山道一帶商廈林立,但白沙道人流不多,建議將現有行人專區改至啟超道及部分恩平道,改善路面情況。

然而,運輸署提出這方案明顯閉門造車,事前未有認真諮詢區內居民,結果引來地區強烈反彈。區內街坊更自費委託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數據分析與民調研究中心,於今年2月至3月間,就運輸署於該區交通改道的方案,進行民意調查,訪問了600多名區內居民。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方案將導致更多交通意外及將令塞車更加嚴重;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改道方案將令啟超道變成旺角西洋菜街般環境混雜。超過六成人認為政府應擱置有關建議,超過四分三受訪者認為政府應保留現時白沙道部分時間行人專用區。運輸署今次改動建議,明顯得不到區內居民支持。街坊們最擔心改道建議會加劇交通擠塞,及製造交通黑點和危險。

運輸署的建議將引來更多車輛,增加負荷,最終得不償失。該建議更有可能造成交通安全問題。恩平道原本已經路窄人多,人車爭路的情況已不時發生。改成雙線行車的話,將會令恩平道更加繁忙,為道路使用者帶來更大風險。

利園山道一帶有不少小販聚集擺賣,集中在同一處,尚算方便控制,造成的影響相對較低。但當利園山道通車後,這些小販自然會四散到銅鑼灣各處,難以集中管理之餘,亦會與附近的居民和商戶造成衝突,容易失控。

街坊同時擔心,啟超道變成西洋菜街的翻版。目前該區附近已有唱歌、中樂演奏等街頭表演,一旦將啟超道和恩平道改成行人專用區,估計會吸不少街頭賣藝者轉往上址演唱,再加上小販聚集,啟超道將如昔日西洋菜街般嘈雜。措施將令蘭芳道居民受困於噪音、交通擠塞和廢氣之苦。

白沙道行人專用區人流適中,十分舒適,大量特色小店大放異彩,是銅鑼灣的綠洲,改道只會扼殺區內僅餘的文化氣息。

運輸署提出更改交通方案時,應顧及使用道路主要的用家,即當區街坊及市民,否則難以成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