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搗工場檢值1350萬毒品 拘三學生一青年揭販毒年輕化
警方繼今年破獲多宗涉學生打劫、毒品及欺凌等嚴重罪案後,再鎖定一個由黑幫操控利誘青少年參與毒品活動的販毒集團,包括以年僅15歲初中生擔任「製毒師」,並利用學生居所作儲存及分銷毒品等。警方上周六(15日)至前日(16日)採取搜捕行動,在新蒲崗搗破該集團的製毒工場及毒品儲存中心,拘捕三名學生及一名青年,共檢獲逾25公斤晶體及液態氯胺酮毒品,總值達1,350萬元。事件可見攬炒黑暴引發犯罪「破窗效應」持續下,導致青少年守法意識薄弱,情況令人憂慮。●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被捕4人,包括兩名15歲中三級學生、一名18歲職業訓練局二年級學生、一名26歲男銷售員,部分人有黑幫背景,分別涉嫌「製毒」及「販毒」罪名;由於兩名15歲疑犯未成年關係,警方需要聯絡其家長到警署提供資料助查。
用學生擔當販毒重要角色
警方早前接獲情報,鎖定一個由黑幫操控、活躍於東九龍的販毒集團,對方覷準疫情下,大部分學生不用上課的機會,以金錢利誘及唆擺他們「搵快錢」。集團更由過往只是利用青少年作運送毒品的小角色,改為利用學生或剛成年者擔當重要角色,包括製毒、包裝、分銷、招募人手等。
警方指,這些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因貪圖數千元至一萬元報酬,不惜鋌而走險參與製毒及販毒活動。今次毒品案被捕4人中,一名15歲男童擔任製造毒品的「製毒師」、一名15歲男童以寓所作毒品儲存及分銷中心、一名18歲青年以身份證為集團租用工廈劏房作製毒工場等,更有兩名18歲青年分別負責指派任務、開班傳授製毒技巧,以及招募中學生,其上級則是年僅26 歲的青年。他們未有細想所需付出的代價,是他們大半生要在牢獄之中生活。
續追緝幕後主腦在逃同黨
九龍總區刑事部探員經深入調查後,終鎖定新蒲崗景福街114號工廈內一劏房單位,為販毒集團的製毒、分銷及包裝毒品工場,遂於上周六(15日)傍晚採取突擊搜查行動,當場檢獲約4.5公斤結晶粉狀半製成品的氯胺酮、39支共重約21公斤的樽裝水膠樽盛載液態氯胺酮、一批製毒及毒品包裝工具。
翌日(16日)早上,探員再根據資料搜查全港多個目標單位,拘捕三名涉案學生及一名青年;行動中,檢獲的氯胺酮毒品總值約1,350萬港元。警方正追緝集團幕後主腦及在逃同黨,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呼籲青少年,千萬不要相信任何誘惑,更加切勿相信年紀輕可獲警方及法庭寬鬆方法處理的謠言。警方重申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最高可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