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月亮還是故鄉圓 中國留學生多願學成回國

2021-06-18

加國「好山好水好無聊」 逾85%認同中國前景優勝

【編者的話】到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留學,向來是不少學子的夢想,但親身經歷過後,不少中國留學生發現異國他鄉的種種問題,生活並非如想像中完美,無論發展前景還是生活文化,始終不及成長的那片天空,或許家鄉的月亮,才是最圓的。

加拿大是繼美國及澳洲之後的世界第3大留學目的地,去年調查顯示加拿大共有64.2萬名國際學生,中國留學生佔了其中22%,總數超過15.1萬名,但大部分中國留學生無意扎根加拿大,希望在學成後返回中國大展抱負。在中國留學生心目中,中國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園和樂土,蘊藏着濃烈的歸屬感、聯繫性、現代化和事業爆發力量,不少中國留學生僅把加拿大視作取得學歷資格和提高語言能力的地方,至於實際生活方面,有些留學生甚至形容加拿大是「好山、好水、好無聊」。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是加拿大頂尖商科研究生學院,完成羅特曼課程是加拿大年輕人創一番事業的創業入場券。學院內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中國,但無論從短期或長遠的角度來看,很多中國留學生不考慮留在加拿大發展,反而認為中國才是最能證明自己價值的地方,並且為他們提供無窮機遇。他們認為在中國生活愈來愈多姿多彩,不但日常吃喝玩樂多元化,還有先進基建提供的舒適生活勝過北美洲。中國資本及消費者市場所衍生的機會,更是加拿大望塵莫及的。

冀返國與家人團聚

加拿大全國性報章《環球郵報》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85%中國留學生認為中國的經濟穩定性和增長形勢最好,前景遠勝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展望未來5至20年,他們有近半肯定以中國為首選居住地。中國留學生普遍認為中國不斷向前邁進,不單經濟起飛推動工資上升,連帶空氣和食水的質量亦見改善。這個意向趨勢亦在美國出現,在2001年,91.4%的中國博士生打算留在美國發展。到2019年,計劃留在美國的比率已降至79.3%。其餘準備返回中國。

2017年入讀羅特曼管理學院的畢業生John最近回國,首次遊覽蘇州,他覺得蘇州的發達程度已經超越多倫多。John在河北省石家莊長大,立志要進入最佳學府就讀。他說:「我夢想考進中國頂尖工商大學攻讀,但因競爭激烈恐難考得上,故索性去加拿大讀中學第11班。」

另一名畢業生李澤凱(譯音)亦表示自畢業那天起,就想返回中國與家人團聚。她覺得自己仍與中國存着緊密聯繫,例如每天仍吃中國食品。不過,她知道中國國內培養了很多精英,擔心自己不及他們有更多當地的經驗及聯繫,較難賺取現今若在加拿大工作可得的薪酬。她解釋說:「我可以預計未來10至12年留在加拿大是如何生活,但中國的前景卻能令我振奮,我現在已經加緊與在美加的中國留學生組織接觸,協助我盡快實現回國過新生活的美夢。」

冀證個人價值 寧棄永居權

較李澤凱早一年在加拿大畢業的Simon,已經返回中國發展。他原本已在加拿大找到一份足可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工作,但這未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可以估計留在加拿大發展20年的收益,並指無疑在加拿大工作的起薪點較高,但只有中國才可帶來更美好的前景。他說:「最重要一點是我不能在加拿大證明自己的價值,反之中國人口和經濟規模遠超加拿大,我覺得自己可以在中國對這個世界產生較大影響力。」

部分負笈外國的中國留學生知道單憑外國大學學位已經不足以在國內高人一等。剛畢業的Crystal早知有必要在加拿大積聚實際工作經驗,作為將來回國找工作的有力本錢。她在畢業後立即申請3年工作簽證,務求汲取有用的工作經驗。

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的中國留學生Emily認為,一個人選擇在何地居住與本身價值觀有密切關係。她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急速,尤其是公共運輸及資訊科技服務更為先進,帶來不少方便。不過,她感到在中國工作的競爭很大,特別是科技部門從業員需要日以繼夜工作,但在加拿大卻可以在作息上較易取得平衡。

難融入加國文化 難競爭阻晉升

Katrina早在14歲移居加拿大,至今已在當地生活了近12年,但在日常生活上,她有很多方面仍與中國存着連繫,好像從未離開中國。舉例來說,她沒有注意加拿大的新聞或娛樂消息,對Netflix提供的娛樂不大有興趣。她的資訊來源幾乎100%來自中國媒體,好像微博、百度旗下愛奇藝影音項目及抖音短視頻。Katrina坦承無法融入加拿大當地的生活模式,不懂得與土生土長同事閒談他們的興趣或嗜好,直接影響其晉升機會。她說:「在加拿大工作,我知道自己的最大弱點是與其他同事有着距離,無法與他們混為一體。了解加拿大的文化和建立聯繫是很重要,缺乏這種軟技巧很難與土生加拿大人競爭,但對我們並非自幼在當地長大的人來說,這是一大難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