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英國】英性侵文化植根校園 頂尖學府照出事

2021-06-18

英國過往一直是外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地點,但英國政府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佛系抗疫,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令大量留學生放棄選擇到英國留學。此外,當地學校尤其一些精英學府屢次爆出性侵醜聞,反映惡劣對待女性的文化根深柢固,加上許多亞洲學生在疫下受到歧視,導致不少中國的家長不再讓子女在英國深造,對當地院校的財政收入造成沉重打擊。

1.6萬受害人網站留言

英國院校歧視女性的文化由來已久,曾在白金漢郡Wycombe Abbey School就讀的女學生薩拉,今年初在社交媒體建立名為「Everyone's Invited」的網站,呼籲受害人講述在英國校園內遭遇強姦和性騷擾的事件,結果竟有多達1.6萬人留言,當中不少學生都是來自頂尖的中學和大學。薩拉表示:「發起這項行動並非希望公開點名羞辱某些人或學校,而是旨在揭露存在於所有學校裏的文化,顯示學校的架構和制度必須作出改革。我們不希望家長因此不讓子女入讀這些學校。」

除了性侵文化外,英國控疫不力亦令許多外國學生卻步。任職教育顧問的亨利.江指出,在過去20年,愈來愈多來自中國的家長送子女到英國留學,不少學生都是入讀公立學校。然而在過去多月來,疫情令中國留學生人數大減,自己的教育顧問公司生意額亦大跌,「中國家長最關注子女安全,自爆疫以來,家長和學生都擔心到英國,不少在英留學的中國學生亦已回國。」

亞裔防疫竟遭歧視

亨利.江還稱,部分英國學生對採取防疫措施的亞洲學生持惡意態度,亦打擊了英國學校的聲譽。他指出在疫情初期,中國人家庭立即遵從防疫指引,並敦促子女佩戴口罩,而當時英國民眾普遍未有戴口罩,「教師並沒有反對中國學生戴口罩,但同學卻充滿敵意,「他們告訴戴罩的學生,若覺得不適或生病,便應留在家中或返回自己國家。」亨利.江同時認為,不少中國人家庭在社交媒體留言,表示憂慮英國學校性騷擾問題,令不少父母決定暫時不讓孩子到英國留學。

代表英國1,377間私立學校的獨立學校理事會(ISC)發表最新年度統計,顯示今年一月共有2.46萬名非本地學生,按年大減15%,當中來自中國的學生逾6,000人,按年更大跌近27%。ISC主席萊農表示,對於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留學生減少嚴重影響收入,「今年對部分學校的財政而言是極差的一年,今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可能更惡劣。」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其他國家的學校提供更廣泛的高等教育課程,進一步加劇英國學校的學生流失情況,例如德國、荷蘭以至北歐國家,均紛紛提供學費相宜,並以英語授課的學位課程,英國傳統頂尖學府雖然仍具優勢,但優勢正開始減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