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美俄料續對抗 峰會難助關係重啟

2021-06-18
● 普京否認美方關於俄羅斯實施網絡襲擊的指責。美聯社● 普京否認美方關於俄羅斯實施網絡襲擊的指責。美聯社

發布戰略穩定聯合聲明 人權烏克蘭議題分歧明顯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前日的首次峰會以提前結束的方式落幕,會後雙方就啟動美俄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等達成有限共識,並同意恢復互派大使,但在烏克蘭、人權等議題上仍分歧明顯,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分析認為,此次峰會為美俄恢復「冷靜對話」提供契機,有助於防止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但兩國關係並不會單純因為這次峰會得以「重啟」乃至「正常化」。

峰會較原定時間早了約一個小時完結,雖然現場白宮官員最初一度以「破裂」來形容談判結束,不過很快就改口。美俄雙方之後都用相當外交式的客套詞彙來形容峰會過程及成果,拜登形容峰會「良好、正面」,而且實現了美方此前設定的三項目標,包括「確定務實合作領域、直接溝通、闡明優先事項和價值觀」;普京則表示會談「沒有敵意」,「相當有建設性」,雙方同時表達相互理解和尋求共通點的意願。

根據會後公布的《美俄總統關於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雙方重申核武軍控承諾,並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舉行全面的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今後的軍控和風險管控措施奠定基礎。聲明指出,美俄已經證明,即便在兩國關係緊張時期,也有能力在戰略層面以及減少武裝衝突和核戰爭威脅方面確保可預測性。此外,雙方在會上亦就恢復互派大使達成共識。

商網絡安全 拜登劃紅線

在會後記者會上,普京形容俄美是世界兩個最大的核國家,對全球戰略穩定負有特殊責任。拜登也表示,他和普京對於管控美俄兩個大國間關係負有特殊責任。「這組關係必須是穩定和可預測的。」普京認為,美方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5年,是負責任的及時決定。

峰會談及網絡安全、烏克蘭及人權等議題,但普京和拜登在記者會上回應這些議題的基調不盡相同。在回答網絡安全問題時,普京表示,網絡空間對俄美兩國均非常重要,俄美將就網絡安全問題進行磋商,「雙方都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不過,普京否認美方關於俄羅斯實施網絡襲擊的指責,拜登則表示在會上向普京出示了包括16個例子的基礎設施清單,明言若這些設施受到攻擊,越過了某些「紅線」,美國將會作出對等回應。關於烏克蘭議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烏克蘭取得北約成員國資格將是俄方一條「紅線」。

被問納瓦爾尼 普京:不欲見破壞違法

人權問題方面,拜登在記者會開場白中着重就人權問題表態,強調人權問題將永遠被提上議程。針對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相關問題,普京在重申俄方立場的同時,提及美國因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他說:「我們看到的是混亂、破壞、違法等。我們同情美國,但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俄羅斯的領土上。」

分析:美制裁或變本加厲

分析指出,儘管峰會可能阻止兩國關係持續惡化,但雙邊關係很難憑一次會晤就能迅速「重啟」乃至「正常化」。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歐洲和國際研究中心教授蘇斯洛夫認為,俄美之間的系統性矛盾仍將持續存在,難以解決。他表示,美國不會停止對俄羅斯國內事務的批評,對俄制裁更可能變本加厲,不應期待俄美關係得到任何形式的改善,雙方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對抗性的」。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