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香港的「粵語正音運動」的源頭是八十年代香港電台要將「時間」一詞讀成「時艱」的風波,因為遇到當時文化界大力反彈而一度偃旗息鼓。後來,何文匯教授接過劉殿爵教授的棒,卻先從糾正「懶音」這個題目來大做文章。例如有人將「恆」讀成「痕」,就是將ng收音錯讀為n,這樣錯音當然應該指正。如此誤讀,我以外行人的角度,比較傾向稱為「發音不良」,因為當事人不一定在「偷懶」。「何氏正音」另外一個宣傳點是「重蹈覆轍」,這成語原本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並不常用,多年前曾經有人公開使用,卻誤讀成「重滔覆轍」,令許多人效尤,這是認錯字的問題。滔、韜讀t聲母,稻、蹈讀d聲母,如果此君見的是「舞蹈」就肯定不會讀錯。但是糾正「懶音」和認識「蹈」字,卻與聲稱以《廣韻》反切為依據的「何氏正音」沒有關係。我們不同意「何氏正音」,結果就有不少不明真相的人還誤以為連「懶音」和「重滔覆轍」都接受。現在「時艱」又死灰復燃,剛好碰上金融海嘯,香港人近日常講「共渡時艱」,恐怕還有一艱難日子要捱。
岑安民先生在「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討論環節上再次指出,「懶音」這個說法是語音學從來沒有的新造名詞,現時傳媒時興所誤讀的「懶音」其實是「音變」。岑先生寫了一篇《說「懶音」》,解釋後鼻音(ng)的音變,指出今天許多罵人讀「懶音」的人,自己也沒有處理好ng聲母,例如不知「暗」應讀「ngam」而不是「am」。這文收錄在二○○八年增訂版的《廣府話救亡》,因支持糾正「懶音」而要學生學習「何氏正音」的眾校長應該參考。
現時許多事實上使用「何氏正音」的傳媒領導人不敢承認,只推說向來只參考黃錫凌的《粵音韻彙》。來自東莞的王許樂先生在研討會期間指出,過去還有較多讀過私塾的前輩學人健在的時候,根本沒有人重視《粵音韻彙》。後來老成凋謝,許多國文老師不及前輩那樣識字,於是《粵音韻彙》才紅起來。這令我猛然想起,七十年代唸中學的時候,確實從沒有老師推介過《粵音韻彙》,常用字人人都識讀不必問,當年遇上從未見過的字,向老師請教讀音一定不會失望。那時查字典只為知道字的解釋和用法,從來不是為了知道讀音。
王先生非常用功,他跑遍廣州的圖書館,找來清末到民初許多整理廣府話讀音的參考書,以及請一位讀過私塾的老先生當「人肉留聲機」,讀出他七十年前所學的讀音,都拿來與一九四零年才完成的《粵音韻彙》比較,發現舊參考書對許多常用字的音標都很一致,《粵音韻彙》卻與眾不同,證明這書沒有忠實紀錄當時廣府話的通用讀音。現在《粵音韻彙》如此風行,恐怕是發行的中華書局但求方便,一再翻印已經排好版的現成本子有關,是商業考慮多於學術考慮。《粵音韻彙》錯音甚多,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